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为明线,以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均衡的实现为暗线,从西方内外均衡理论与主要汇率理论的分析中探寻利率与汇率的关系以便求得二者协调,在从正反两方面对有关国家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与资本项目开放的关系进行比较借鉴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实际情况,寻求我国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配合的最佳答案。基于以上目的,本文设定如下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是关于经济内外均衡的概念界定和理论综述。首先对有关经济内外均衡关系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简要回顾,指出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是各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最佳状态,并借鉴米德的政策搭配理论论证了内外均衡的实现要求汇率政策与支出政策的配合,进而运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说明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是内外均衡的必要条件,同时阐明利率是内部均衡的基础,汇率是外部均衡的关键,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有助于内外均衡的实现。利率、汇率政策协调配合要求了解利率与汇率之间究竟存在何种作用或机制,第二章研究了这一问题。本章从西方主要汇率决定理论入手,通过对利率平价说、购买力平价说、资产市场模型、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等模型中利率与汇率关系的研究,从中抽象引出利率汇率相互作用机制的一般分析,并总结了影响利率—汇率传导机制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不同汇率制度下利率—汇率传导机制的作用原理。第三章属于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的国际经验借鉴。本章首先阐述了金融深化进程中利率、汇率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有关国家(美国、日本、泰国)的利率、汇率自由化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实践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了经验与教训。第四章则根据前述理论根据中国实际进行分析。本章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率与汇率体制改革相关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内外均衡理论深入分析了中国九十年代以来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三次冲突,指出了中国利率、汇率政策协调的难点所在。通过我国利率、汇率变动对利率平价模型的契合性检验,认为中国利率与汇率协调相关性不高,并揭示了其深层次原因。第五章则属于解决问题部分。本章首先根据我国当前面临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利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了我国当前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搭配的现状与困境,接着对2005年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后利率市场化的新选择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我国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与汇率制度改革等金融政策的搭配与改革次序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本文主要有如下结论:1.利率是内部均衡的基础,汇率是外部均衡的关键,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有助于内外均衡的实现,其重要性正是源于利率与汇率之间存在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率—汇率联动机制对经济的影响。2.目前在我国,利率平价模型表现得不明显,利率-汇率机制受到诸多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之间存在较多的冲突,必须进一步改革我国的利率汇率形成机制。3.在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与汇率制度改革方面,利率市场化应先行,同时不断推进汇率机制的弹性化与资本项目管制的逐步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