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是限制玉米生长发育与产量的一个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在吉林省西部典型半干旱区洮南(年降雨量不足400mm左右)进行,以近年来该地区种植的2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萌芽期、苗期、全生育期抗旱各项指标的测定,筛选出抗旱性不同的玉米品种;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时期、不同干旱程度的干旱胁迫对不同密度下玉米形态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及产量的影响,旨在明确在干旱胁迫的情况下,玉米获得较高产量的适宜群体密度,为该地区玉米获得高产稳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来模拟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情况,明确水分胁迫对28个玉米品种萌芽期形态指标、植株内部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种子在萌发期受到水分胁迫时,发芽率、发芽势、贮藏物质的转运率、胚芽长、胚根长度等萌发指标均会受到相应的影响;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受到的伤害率也越大。根据抗旱性各项指标的分析,初步筛选出芽期抗旱较强的品种有郑单958、农华101、利民33、吉农大935、沈玉21,抗旱性较弱的品种有信玉9、吉单535、吉东28。2、采用盆栽试验开展水分胁迫对28个玉米品种苗期形态指标、干物质积累、根冠比、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研究,通过各项指标的综合抗旱隶属值的分析,进一步筛选出苗期抗旱性能较强的玉米品种(郑单958、农华101、先玉335、吉农大935、隆平936)和抗旱性能较弱的玉米品种(吉单535、信玉9、吉单68)。3、在大田条件下,利用可移动遮雨棚排除降水影响,对土壤水分含量进行控制,进一步分析28个玉米品种在灌水和不灌水条件下玉米产量、穗长、穗粒数、百粒重等的差异,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玉米籽粒产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各品种水分胁迫下比正常灌水条件下产量平均降低10.1%。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只有郑单958、农华101、吉农大935、良玉8的产量超过10000 kg/hm~2。对28个玉米品种的耐旱指数进行分析,得出郑单958、农华101、吉农大935的耐旱指数较高,吉单535的耐旱指数较低。4、通过抗旱性能不同的玉米品种对苗期水分胁迫下其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幼苗在经过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处理后,较正常供水的玉米幼苗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均有所降低,且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影响逐渐增大,抗旱性较强的玉米品种比抗旱性弱的品种下降幅度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玉米幼苗叶片与根系中的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先増加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含量逐渐增加。在四个品种中,郑单958的丙二醛含量增加幅度明显低于吉单535。对三种保护酶活性来说,干旱胁迫对根系中SOD活性影响较大,对叶片中POD活性影响较大。5、通过水分胁迫下不同密度对玉米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拔节期的水分胁迫对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较明显,抽雄吐丝期间水分胁迫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水分胁迫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因玉米品种、干旱发生时期、干旱胁迫程度以及干旱持续时间而异。在本研究中,郑单958在水分充足条件下的种植密度为7.0~8.0万株/hm~2,干旱条件下种植密度为6.0~7.0万株/hm~2。吉单535在水分充足时的种植密度为6.0~7.0万株/hm~2,干旱条件下种植密度为5.5~6.5万株/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