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以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以及其相关蛋白表达异常在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很大的进展。本实验目的在于探讨宫颈鳞状上皮癌(SCC)化疗效果与组织标本中的Bcl-2,eIF-4E及VEGF的关系。
方法:以肿瘤直径大于4cm的宫颈鳞状上皮癌患者48例(Ⅰb期:12例,Ⅱ期:36例)为对象,采用奈得铂,异环磷酰胺,硫酸培洛霉素(SIP疗法)治疗1~2个疗程,磁共振成像判断疗效;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测量组织标本中的Bcl-2,Eif-4及VEGF的阳性率。
结果:48例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有效28例,无效20例,有效率58.8﹪,有效病例1疗程结束时肿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Bcl-2及VEGF明显降低。
结论:1疗程结束后组织标本中的Bcl-2,及VEGF的变化可以预测宫颈鳞状上皮癌术前化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