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治疗荨麻疹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o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黄芪对大鼠荨麻疹动物模型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其治疗荨麻疹的可能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荨麻疹动物模型建造及分组:采用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法(PCA)①以卵白蛋白为变应原致敏大鼠,制备抗卵白蛋白的抗血清(主含IgE)。②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小剂量组(5g/kg)、中剂量组(10g/kg)、大剂量组(20g/kg)与酮替酚组(0.7mg/kg),相应药物灌胃给药进行干预,各组实验动物皮内注射抗血清,以卵白蛋白-伊文思蓝溶液进行抗原攻击,建造荨麻疹动物模型。(大鼠致敏部位皮肤出现蓝色反应斑表明造模成功。蓝色反应斑:皮肤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伊文思蓝染料渗出所形成)2.采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量蓝色反应斑的OD值。3.甲苯胺蓝染色法从形态学角度观察黄芪对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4. ELISA法检测炎性介质组胺的量,观察黄芪对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的作用。5.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检测组胺所致蓝斑的OD值,观察黄芪对组胺所致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1.以卵白蛋白为致敏原,荨麻疹动物模型建造成功。2.黄芪各组均能够降低大鼠皮肤组织蓝斑OD值,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黄芪中、大剂量抑制作用较佳,且中、大剂量与酮替酚对荨麻疹的抑制作用相当,但中、大剂量组之间无差异。3.黄芪各组均可降低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炎性介质组胺的释放(p≤0.05)。黄芪中、大剂量作用较佳,且中、大剂量与酮替酚作用相当,但中、大剂量组之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4.黄芪各组均可减轻组胺致毛细血管扩张,其拮抗作用呈量效关系,大剂量拮抗作用最强,黄芪小、中、大剂量的拮抗作用均弱于酮替酚(p≤0.05)。结论:黄芪对荨麻疹具有治疗作用。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可能是其主要作用机制之一,此外黄芪可能还具有对抗组胺的作用。
其他文献
从基础要素、内部运营和外部环境三个维度,建立涵盖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的多式联运网络服务能力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DEMATEL方法,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各
随着当今能源形势的日益严峻,各国对油页岩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日益重视。油页岩燃烧特性研究是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的基础,是更好地开发利用油页岩资源的关键。本文在自行搭建的
本研究以天津引种的大果沙枣和尖果沙枣为试材,对两种沙枣的生物学特性、物候期、花芽形态分化、花粉离体培养、繁殖特性、核型分析及耐涝生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1.对两种沙
目的 探析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9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给予奥美拉唑三
当今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广告,作为传递信息、商家促销的一种手段,已经渗入到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广告通过运用各种技巧,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进而达到让他
冠心病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死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是冠心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不仅本身意义重大,事迹悲壮,可歌可泣,而且为主力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南方红军游击队打击、消耗了进犯各苏区和游击区的国民党军队,保存了革命骨
《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的全世界上座率最高的歌剧之一。它以强烈的戏剧冲突、独特的西班牙民族音乐风格、丰富的和声和配器手法、鲜明的人物性格塑造征服了全世界的观
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特色,是提高教育质量,增加高职教育内涵,办出高职特色的关键,也是培养高技能“银领”人才的根本保证。一直以来,培养“双师型”
目的:探讨导致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了解复发性脑梗死患者TOAST分型的病因构成,并对各亚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方法:连续性登记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间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