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编写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2005年、2005—2006年),分析基于知识获取的中国大陆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现状,从量化的角度研究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实现提高基于知识获取的区域创新能力的策略。方法:本文首先探讨了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并选取其中知识获取的相关指标:技术合作、技术转移和外国直接投资,初步确定了知识获取水平的差异性影响因素。同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更多相关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主成份模型,确定综合评价函数及其得分,对2001-2005年这段时间影响我国大陆31省、市、自治区知识获取情况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科技水平、区域对外开放度、区域高等教育水平、区域网络基础平台建设水平五个方面分析31省、市、自治区的知识获取情况。结果:1、中国大陆区域创新能力增长迅速,但发展的地域分布不平衡,如北京、上海、广东地区的知识获取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其他各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同样存在显著差异。2、相关分析发现基于知识获取的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科技水平、区域对外开放度、区域高等教育水平,区域网络基础平台建设水平显著相关。3、主成分分析研究发现,技术市场成交金额、每万人拥有专利数、每万人拥有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电话普及率等指标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结论:在加强知识获取能力的实证研究和社会资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策:1、区域经济互动发展,通过加速健康发展区域经济提升知识获取的物质基础。2、改善区域高等教育,探索企业、高校科技创新模式,推进知识创新人才培养。3、完善技术市场机制,改善知识获取的市场机制。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知识获取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