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毒品的不断蔓延和低龄化,让我们不得不正视戒毒问题,传统的强制戒毒模式往往有戒毒效果不佳,复吸率高等缺点。因此,国内外的学者们也在不断探索更加科学的戒毒模式。2008年《禁毒法》颁布,社区戒毒和社区矫正被正式纳入戒毒工作模式中。但在实践阶段,我国实行的社区戒毒模式存在行政化色彩浓郁、忽视心理脱毒等缺陷。这些缺陷带来的高复吸率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期待寻找更加适合中国特色的社区戒毒模式。本研究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出发,在对国外相关研究和实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选取秦淮社区一名社区戒毒人员进行个案研究。用叙事治疗理论作为指导,重点关注案主的心理状态,对其过往的经历进行重构,利用特殊的方法引导形成新的自我认知。通过问题外化、替代故事、寻找例外、链接资源四个阶段实施个案介入。在整个介入过程中,利用替代、技巧性问话等工作方法,扮演引导者、陪伴者的角色,帮助案主厘清问题,使案主正确认识毒品和毒瘾带来的困扰,为案主增能,提高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案主发现问题,改变案主对自己和毒品的认知,强化案主的戒毒决心,保证为期三年的社区戒毒得以顺利完成,并维持戒毒成果。通过分析介入过程中叙事治疗方法、技巧以及对比本次介入为案主社区戒毒动机和效果带来的改变,案主需求的满足程度等,评估介入过程与效果。同时,分析个案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戒毒具有尊重案主隐私和尊严,为案主营造良好的戒毒微观环境等优势。在本次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戒毒工作应从优化工作方法、拓展介入模式、提升团队理论水平、丰富团队结构等四个方面弥补现有的不足,帮助社区戒毒工作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