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声带小结的显微微瓣手术治疗进行研究,一方面,对声带小结微瓣手术所取材组织进行病理观察,了解其发病机制,为更好的预防此病及指导病人康复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从声学各项参数入手,探讨声带小结患者不同方式治疗前、后的声学参数变化,从而为“显微微瓣手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可行性提供依据。方法:1.选择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各20例,进行显微微瓣手术,同时正常声带组织5例作为空白对照。所有标本常规固定、石蜡包埋、切片,每个蜡块切片4张,其中普通载玻片一张(HE染色用),涂有硅胶的载玻片3张(PAS染色,Masson染色及Weigert染色用),分别进行HE染色,PAS染色,Masson染色,Weigert染色,之后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变化。2.选择声带小结患者60例,其中20例采用“显微微瓣手术”治疗,20例采用传统“黏膜剥脱术”治疗,20例采用保守治疗,所有患者于我院行普米克令舒雾化治疗一周,同时休声两周。三组声带小结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接受治疗后第1周、2周、3周、4周时经我院门诊德国产XION电子喉镜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同时进行嗓音的客观检测。同时,选择发声正常、无嗓音障碍病史、无咽喉部疾患、无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不抽烟、经动态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声带外观及运动正常的人2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嗓音的客观检测。嗓音的客观监测利用XION声学检测软件计算基频微扰(Jitter)值和振幅微扰(Shimmer)值。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经HE染色,声带小结黏膜层可见轻度不典型增生,核分裂象相对多见,局限性棘细胞层增生,部分增生的棘细胞出现“鳞状窝”现象,上皮表层角化过度或不全角化,基底细胞生长较活跃,上皮脚延长、增宽,如“钉突”深入黏膜固有层。固有层浅层可见纤维组织增生、水肿,粘液样变性,及淀粉样变性,血管可见增生性扩张,血管周围散在炎细胞浸润。Masson染色,声带小结组织网状纤维大致正常或胶原化,胶原纤维束的排列较为紊乱,在各层无规律地存在,排列紊乱,相互缠绕。PAS染色,声带小结组织上皮内糖原丰富,可见淀粉样变性粘液样变性。Weigert染色,声带小结组织弹力纤维可见,但在固有各层之间的分布失去正常的分布规律,在各层稀疏、散在分布,数量明显减少,直径明显变小,纤维纤细,交织成网,走形紊乱。2.60例声带小结在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其声学参数jitter值和shimmer值的变化不同。“显微微瓣手术”组shimmer值在治疗后3周时即恢复正常,jitter值治疗后4周时基本恢复正常;“黏膜剥脱手术”组在治疗后第4周时shimmer值基本恢复正常,而jitter值仍高于正常;单纯雾化保守治疗组治疗后4周时shimmer值和jitter值仍均高于正常水平。结论:1.本研究认为声带小结病理改变不仅仅局限于黏膜上皮层,固有层也发生了病理变化,且其固有层病理变化与声带息肉不完全相同。2.通过不同手术方式手术前后声学参数的变化情况分析,“显微微瓣手术”治疗声带小结,对声带的创伤更小,术后声带形态恢复较快,声学参数改善亦快本,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