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旋糖酐酶纯化与表征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wei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右旋糖酐酶(Dextranase,EC3.2.1.11)是一种特异性水解α-1,6-糖苷键的蛋白酶,可以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对右旋糖酐进行高效率的催化水解。在甘蔗制糖工业中,由于甘蔗砍收后长期堆放,车间设备卫生条件不佳等原因会导致微生物感染后产生大量的右旋糖酐,而右旋糖酐会对后续工段的制糖工艺流程造成一系列干扰,最终导致了糖分回收率的下降以及产品质量的降低右旋糖酐酶可以作为生物助剂加入到制糖工艺当中,解决右旋糖酐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因此研究其发酵生产、提取纯化以及相关酶学性质和保存方法都有相当的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为使用毕赤酵母工程菌对右旋糖酐酶进行组成型表达后的分离纯化工作,即先通过选择性沉淀、超滤的方法对发酵液进行初步分离;然后,进一步尝试使用双水相萃取法,通过不同盐类、不同分子量的高聚物以及改变pH等方式,建立一套高效萃取右旋糖酐酶的工艺参数。   其中,使用PEG4000-(NH4)2SO4双水相系统进行萃取,将PEG4000和(NH4)2SO4终浓度都控制在13%,对粗酶液的萃取率和回收率都超过95%;最后,针对右旋糖酐酶的相关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确定其酶促反应的最优条件是45℃、pH为5.5以及底物浓度20mg/mL。酶蛋白活性受到Fe3+和Cu2+的抑制,而同时Mn2+和Fe2+则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保存稳定性上,右旋糖酐酶不耐受30℃以上的环境温度,在4℃的偏酸性(pH5.0~5.8)环境中则可以长期保持稳定;在室温下进行保存时,加入30%的甘油,可使酶液在5周后取样检测时,剩余酶活依然超过80%。  
其他文献
机械产品的几何特征集中反映了产品的主要功能要求,几何误差对产品的性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对整个机器的工作精度、使用寿命等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高速,高压力,高温度,部分重负
空间RCRCR机构具有构件数目少、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装配、采用耐磨性好的低副联接以及输出运动多样性等特点,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空间RCRCR机构在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偏距相等时可以实现空间交错轴等角度传动,当输出端偏距大于输入端偏距时该机构可以将输入轴的转动转换为输出轴的往复摆动,此时该机构的输出轴存在两个摆动范围,即(90°,270°)或者(-90°,90°),我们规定将前者称为空间曲柄
螺旋灯管弯脚机能够极大的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提高灯管的弯脚质量以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基于ADAMS的仿真技术,通过ADAMS分析软件对螺旋灯管弯脚机的弯脚工位进行运动
冷轧薄板表面缺陷不仅影响了产品外观质量,还降低了终端产品的安全性能。对冷轧薄板实现在线实时检测分类十分重要,通过对检测到的缺陷进行分类统计,结合轧制过程中各因素可能对
棉粕是优良的植物源蛋白之一,其粗蛋白含量高达40%,但棉粕中的游离棉酚及其它抗营养因子严重影响了它的饲用价值。本课题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试图降解去除棉粕中的游离棉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