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论文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归纳分析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常用穴位,从临床治疗用穴角度推导出肥胖具有一定的体质特征;结合临床阐述单纯性肥胖常见体质类型,证明肥胖的发病的易患因素是体质本身,认为通过调治偏颇体质可有效减重及减少和避免其并发症的产生;并设计临床对照实验,观察调体组(调体穴位)与对照组(常用穴组)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将诊断为单纯性肥胖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调体组与对照组,各30例,胃热湿阻型选用中脘、足三里、天枢、曲池、内庭、水分;脾虚湿阻型选用:足三里、中脘、天枢、脾俞、三阴交、阴陵泉;心脾两虚型选用:足三里、中脘、天枢、心俞、丰隆、神门;肝郁气滞型:中脘、天枢、肝俞、间使、期门、太冲;阴虚内热型:足三里、天枢、肾俞、肝俞、太溪、三阴交。调体组:中脘、足三里、气海、天枢,膀胱经1、2侧线的刮痧刺络。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总体疗效。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选用Ridit分析。结果:调体组和对照组治疗单纯性肥胖总疗效接近(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指标上均有明显的改善(p<0.01);两组相比,调体组治疗在缩小腰围方面及偏颇体质纠正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调体治疗与单纯性肥胖常用穴组治疗相比总疗效接近,并且前者在缩减腰围方面更出色,大大减少了发生单纯性肥胖并发症的危险。2.在单纯性肥胖患者的偏颇体质改善方面,调体组与对照组均有疗效,调体组效果更佳。3.调体组的远期疗效明显、稳定、持久。4.医患沟通中,调体组的治疗思路及方法更容易被患者接受,患者会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遵守医嘱;使得影响本病疗效的人为因素大大减少,更好的发挥了针灸的调神作用。5.调体组治疗减针疏灸,使用穴位少,便于临床遵循;并且病人承受痛苦少,便于病人坚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