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磁保护和失步保护源网协调配置技术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xia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源网协调是增强现代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课题,而发电机涉网保护作为源网协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定值、保护方案的源网协调性,防止其拒动、误动,对提高涉网保护可靠性、速动性、选择性、灵敏性具有重要意义。发电机失磁保护和失步保护是发电机涉网保护的重要组成,但其保护方案多根据经验配置,在对实际电网的运行方式、故障形式适应性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论文基于源网协调角度研究失磁保护和失步保护的配置方案。从机网间电气联系变化角度,研究了异步圆加延时这一发电机失磁保护重要典型判据的适应性和不能及时动作的风险。基于PSD-FDS软件,开展了发电机失磁动态过程和失磁保护的仿真。详细分析了单机无穷大系统中发电机失磁后机端测量阻抗进入异步圆的特征规律,定义了临界系统联系电抗来评估典型失磁保护判据对机网互联强弱的适应度并提出了相关的源网协调配置方案,当系统联系电抗超过临界值后,失磁故障下机端测量阻抗轨迹进入异步圆后因停留时间较短不能满足典型判据对延时的要求,会导致失磁保护不能及时动作,宜考虑其他定子阻抗判据作为补充。通过实际电网算例验证了临界系统联系电抗可作为实际系统中评估典型判据对运行方式变化适应性的风险指标。通过对单机无穷大系统、三机互联系统、某省实际电网中的临界系统联系电抗值比较,明确了发电机的临界系统联系电抗值随失磁后系统电压支撑能力的减弱而减小的变化性质。在含新能源、火电密集群的局部电网中,为避免失磁保护不适应孤网运行方式,研究了孤网运行方式下失磁保护延时的设置。仿真研究了某实际局部电网联网和孤网运行方式下失磁后动态过程的不同,详细分析了孤网运行方式对失磁保护的影响,提出了孤网运行方式下失磁保护的延时整定在允许范围内应尽量小的源网协调配置要求。为避免失步保护不能及时动作,研究了双遮挡器型失步保护参数整定参数中的两项重要问题。(1)下顶点参数AX的大小取值,通过对实际电网中的发电机失步场景的仿真分析,给出了下AX的大小变化对失步保护动作行为的影响,提出AX不可过小的源网协调配置要求。(2)最小振荡周期usT的取值,通过与三元件型失步保护整定方法的比较和实际电网中的发电机失步场景的仿真,提出了usT不可过大的源网协调配置要求。
其他文献
过分相系统作为机车上重要的车载装置,是机车电传动系统中关键的组成部分。随着电气化铁路的发展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在电力机车上采用车载自动过分相装置。“和谐Ⅰ(HX_D1)”及“和谐Ⅱ(HX_D2)”型机车是大秦煤运专列的主要牵引机车,该型机车采用机车感应车上自动断电型的自动过分相装置,该装置在运行过程无需人工干预,过分相后能自动控制电流上升率,冲击电流小,列车冲动小
201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国庆阅兵荣誉军旗方阵,气壮山河,引人注目.在荣誉军旗方阵中位列第四的“襄阳特功团”,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中原野战军第17旅49团差一点儿无缘“
期刊
中国乒乓球队参加1953年第20届世锦赛,男女队分别进入世界乒乓球强队第一和第二阵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国际体坛掀起的一次高潮.以常理推断,自然是乘势而上,再会群雄.实际上
期刊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总成本和损耗相对较低的直流微电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直流微网中,直流电压是判断系统稳定性的唯一标准。为了维持直流电压的稳定,需要多个微源之间协调控制。直流微电网中换流器实时协调控制方案大致可分为主从、对等和分层控制模式。上述三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提出一种合理的实时协调控制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直流微网的经济调度,是在保证直流电压稳定的前提条件下,通过构建经济数学模
随着能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新能源利用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各国学者也都开始研究风力发电技术。本文主要是对开关磁阻风力发电机的性能和效率进行优化。首先,对风力发电技术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开关磁阻电机适用于风力发电的优势,明确了研究开关磁阻风力发电系统的意义。其次,文章对开关磁阻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主电路结构进行了介绍,比较了两种励磁方式,给出了电感、电流、转矩、磁
<正>宋徽宗赵佶注定是要扬名在人类的两个不同领域——古往今来皇帝中唯有他的书画最好、今来古往画家中也唯有他的官做得最大。寥寥调侃之语作为开篇不免显得有失庄重。但赵
接触应力的精确测量一直是力学研究的难点,当前大多数接触应力测量方法存在较大误差。基础底板接触应力分布的描述准确与否对基础底板的内力计算及设计有直接影响,在基础底板的
一rn我跑横断山那几年,爸爸张爱萍已经近90岁高龄,他天天从北京拨电话来询问我的行踪,连犄角旮旯的小地名也不放过.可惜当时我并不理解,我所追踪的那片珍稀植物的避难所、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