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钩钓鱼”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

来源 :甘肃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g793202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金钩钓鱼”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为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按照临床痉挛指数分为轻、中、重三层,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两组的基础治疗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试验组选取天府、尺泽、内关、大陵、梁丘、阴陵泉、三阴交、照海穴行“金钩钓鱼”针法,每天针刺1次,每次留针30分钟;对照组采用Bobath技术,每天治疗1次,每次45分钟。两组治疗均连续5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继续下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量表(MAS)、临床痉挛指数(CSI)、Fugl-Meyer运动评分(FMA)、Barthel指数(BI)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4天、治疗第28天3个时间点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第14天,试验组患者上肢总有效率77.4%,对照组66.7%,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下肢总有效率83.9%,优于对照组70.0%(P<0.05)。治疗第28天,试验组患者上肢总有效率87.1%,优于对照组73.3%(P<0.05);试验组患者下肢总有效率93.5%,优于对照组76.7%(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SI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14天、第28天两组患者CSI评分均明显降低,自身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第14天、第28天,试验组C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运动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14天、第28天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均明显增高,自身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第14天、第28天,试验组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I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14天、第28天两组患者BI评分均明显增高,自身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第14天、第28天,试验组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金钩钓鱼”针法对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具有康复作用,可有效降低患侧肢体的肌张力,缓解肢体痉挛程度,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且疗效优于Bobath技术。
其他文献
群众工作部是执政党在信访工作中重拾群众路线、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重要体现。它既融合了群众路线的遗产,又吸纳了现代国家治理理念和方式,充分彰显了执政党统筹全局解
目的通过对基于运脾消积法的小儿开胃增食合剂治疗厌食症模型幼龄大鼠血液代谢物影响的实验研究,尝试寻找厌食症差异性代谢物,并探索小儿开胃增食合剂治疗厌食症的代谢组学机制。方法选取断乳后1周龄SD幼龄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空白组以常规饲料喂养,模型组用特制饲料喂养,自由进食饮水,共饲养5周建立动物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将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小儿开胃增食合剂高、中、低剂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