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兰迪(1890—1964)生于波伦亚,早年在波伦亚美院学习,深受早期文艺复兴大师乔托艺术的熏陶。当他初入画坛的时候,则受到了印象主义和塞尚艺术的影响。1917—1920,年莫兰迪与“形上上画派”主将基里科、卡拉等人进行交往,并涉足于“形而上”绘画风格的探索。这一时期他的绘画表现了一种超现实的神秘感,同时也显示出他对色彩运用的微妙和平衡的天赋。1920—1964,莫兰迪完全回归到属于他自己的绘画世界。在他简朴的画室里,面对几十只卑微的瓶瓶罐罐,深浅聚散、光暗隐显,从容淡泊地反复描绘,终其一生而始终不渝。他的画没有对静物质感作精美逼真的模仿,而是将瓶罐的质感、表面的反光减至最弱。形体同样也是简之又简,几乎到了抽象的地步。加上与之相呼应的色彩,严格说是他的色调,极富控制,灰雅精致中透着朴素和含蓄,更充分显示出画家恬淡、超逸的品格。对于莫兰迪来说,绘画,就是将物体本身所固有的因素和空间环境等各种因素作综合的调和。在通灵的感悟下,使空间成为一种感觉,他的静物没有存在于真实的空间中,而是置于他心灵的时空之中,在安静中的等候,在沉默中的倾听。每当我们面对莫兰迪那看似重复相同的绘画,总让人感到有一丝自然的轻松,在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的沉醉中,倾听画家平和淡泊的心声。本文从莫兰迪度过的“苦难时光”,到他一开始清晰地表述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