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民事责任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SSS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随着校园欺凌事件愈来愈多,已经演变成了社会大众聚焦的热点问题。校园欺凌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影响深远,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甚至还会见到有学生因为受到校园欺凌而自杀的极端案例。在校园欺凌事件中,欺凌学生作为积极实施欺凌行为的一方,造成了被欺凌学生的合法权益损害,欺凌学生当然应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由于欺凌学生是未成年人,这部分责任通常由其监护人替代承担。在实际案件中,被欺凌学生一方认为学校也存在着失职问题,通常要求学校也承担部分的民事赔偿责任。对于学校而言,学校并未主动参与欺凌行为,让其承担民事责任的理论和法律依据是什么,以及与欺凌学生之间的民事赔偿责任份额如何划分,这些问题是本文重点讨论的。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校园欺凌事件概述。由于我国对校园欺凌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需要先明晰校园欺凌的含义、外延及特征等基本概念,这是开展学校民事责任研究的基础。本部分还对校园欺凌事件中的责任主体进行简要分析,包括欺凌学生及其监护人责任、学校责任、教职工责任、教育行政部门责任等。第二部分:学校民事责任的理论依据。理论界关于学校和在校学生之间法律关系,存在着诸多学说,本部分重点对三类代表性学说进行分析,重点论证教育管理法律关系的合理性。为进一步地明确学校在防范治理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民事责任,对其负有的安全保障义务内容展开了具体分析。第三部分:学校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依据归责原则的基本理论,分析了针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不同归责原则,并结合《侵权责任法》相关法条,对学校的举证负担进行分析。为明确学校在履行安全保障义务有瑕疵时的民事责任,还对学校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进行了详细阐述。第四部分:学校民事责任的承担。结合数人侵权行为的理论,对校园欺凌事件中的侵权行为形态进行分析,明晰学校的责任形态问题,确保责任分配的合理公平,这对于平衡校园欺凌事件中的各方利益有重要意义。然后,通过分析《侵权责任法》的相关法条,厘清在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适用问题,明确学校承担责任的法条依据。最后,对学校承担责任的具体方法进行了论述,确保被欺凌学生得到全方面的救济。
其他文献
提起马自达品牌,许多人马上就会想起独一无二的“转子发动机”以及“ZOOM-ZOOM”设计理念,其实,马自达的品牌魅力远不止此,马自达3车主于小姐用她的亲身经历为我们展示了马自达品
近年来,家长学生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课外补习需求日渐强盛,并且由于其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被学生家长追捧,其已成为部分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
在复杂遮挡的非视距环境中,由于定位源与未知节点之间被障碍物遮挡而无法检测直射路径,极大地制约了无线定位方法的应用,传统的二维定位方案难以直接运用至三维空间进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