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剧表演艺术是表演现人的生活,体现人的生命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用人来表现人,从而传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因此在舞台创造中演员的表演是至关重要的。演员要利用自己来作为创作材料,通过形体、语言、情感的表达等手段,展现出剧中的人物性格,体现出人物的灵魂。这一切的表达都是基于演员的性格化的创造基础上的,所以演员在表演中做到人物体现的性格化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运用性格化的方法,创造出性格化的人物形象,这一理论的研究对演员表演创造的指导作用,理论价值,深刻意义都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理解、认识、开掘。性格化创作是一种表演方法。在戏剧的各个流派的发展与理论中都对这一方法的理论有所涉及。可见在舞台上对人物形象的性格化创造是戏剧表演艺术的生命。如果没有了人物的性格创造,演员表现的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行尸走肉一般的躯壳,戏剧表演也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本文将从对“表现派”与“体验派”的表演理论分析入手,根据对两个流派的理解,挖掘出适合自己的表演创造方法。首先在文章的第一章从对演员进行性格化创造的重要性谈起,在当前很多演员的表演满足于一般化,他们的创造力和魅力不足,经常是自己表演自己。使得创造出的角色没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平淡、不够真实、缺乏表现力,难以在观众心理扎根。他们最根本原因是对于性格化的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好的、性格化的表演对于整个演出的重要意义。然后从重要性谈出我对于性格化表演的一点认识。第二章从“表现派”与“体验派”的表演理论中,找出它们各自关于性格化创造的方法,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两个流派各自的方法进行的分析。最后一章是通过这几年在表演教学中的经验及对各个流派的研究后的一个总结,阐述了我自己对于性格化创造方法的一些认识与运用。从中借鉴了“表现派”的“构思”人物形象、“体验派”的情感体验方法、戏曲表演中一些适用于话剧表演的内容还有焦菊隐大师提出的重要理论“心象”学说中的方法。最终目的是找到性格化创造的最好的途径,为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灵魂的性格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