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充实人民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幸福感逐渐成为公众评价社会发展、生活状态的新指标,追求人民幸福成为政府发展的重要目标,如何提高幸福感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提出未来我国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不断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作为社会发展的平衡器,社会保险起着“兜底”作用,尤其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关系国计民生,是未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充实人民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幸福感逐渐成为公众评价社会发展、生活状态的新指标,追求人民幸福成为政府发展的重要目标,如何提高幸福感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提出未来我国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不断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作为社会发展的平衡器,社会保险起着“兜底”作用,尤其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关系国计民生,是未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经济快速发展使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越来越明显,在此基础上城乡基本养老保险间的差距也更显著。目前,对于农村居民幸福感和养老保险间的关系已有较多研究,研究显示农村居民群体参保类型大多仅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农村居民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了解单一,而城镇居民主要参保类型还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两者相较,城镇居民对幸福感认知程度更高,故而本文选择城镇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此,本文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和参与基本养老保险作为主要自变量,首先研究了我国城镇总体居民幸福感和基本养老保险之间的关系,其次按不同个体特征将城镇居民样本分类,深入研究不同个体特征下城镇居民幸福感和基本养老保险之间的关系,最后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城镇居民幸福感的传导机制。本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总体来看我国城镇居民幸福感居于中等偏上水平,领取和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都能促进城镇居民幸福感的提升,但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反而会降低主观幸福感;具体来看,年龄、配偶、工作状态和工作所有不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各不相同;在领取、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幸福感的关系中,健康状况、成就感和未来信心程度等变量发挥着不同的中介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出建设性建议。
其他文献
在低利率环境下,策略单一,规模偏小的银行可能面临更大挑战;基础较好、资产与业务结构摆布上具有优势的银行,可能更好地规避低利率的负面冲击。我国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推进,利率水平总体下行,将给银行经营带来挑战。
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大众旅游时代,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下人们对于红色文化旅游及其周边游的需求不断增长,促进了以红色文化为主旅游地的发展,成为了旅游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之一,也丰富了旅游地旅游市场容量。但随着旅游业迅速的发展,其发展过程和结果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后果,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很早之前就被党和国家所重视,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绿水
最终控制人的股权质押行为在很多时候都被认为是一种自身获取资金的途径,基本与公司的经营状况是不相关的。实际是股权质押后最终控制人的行为变化却会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随着相关案例研究的累积,我们发现最终控制人股权质押和掏空行为是存在某种联系的。股权质押是如何影响掏空行为,最终控制人采取哪些掏空手段,最终控制人的掏空行为给利益相关者以及公司又带来了怎样的经济后果,研究这些问题都会给公司治理以及社会公众带来
本文借鉴软件能力成熟度(CMM)模型的方法,采用逻辑曲线与距离合成规则来测度精益实施能力,形成精益生产成熟度测度模型与企业精益成熟度等级,并根据模型合成规则得对应的改善提升方向。应用成熟度这一新方法不仅能实现精益实施能力的评价与比较,同时可为企业精益成熟度的提升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受大环境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生的重大变革对我国制造业产生了巨大冲击,日益稀薄的利润和复杂的市场环境迫使制造业企业寻找经营和发展模式上的出路。精益管理作为助推制造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如何通过精益管理进一步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成了制造业共同的探索。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表现出高质量、高速度的迅猛势头。基于当前的这种经济以及社会背景,精益生产就发展成为当前的主流趋势,而在车间现场管理过程中同样追求精益生产,其更加符合当前的现代经济发展趋势,所以也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因此,文章基于当前的精益生产视角,就如何高效、合理地开展车间现场管理工作展开论述。
受自然利率下滑的影响,日本银行长期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并推出负利率政策。负利率大幅降低了银行的净利差,损害了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促使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上升和资产配置行为改变,进而衍生出一系列潜在风险,对金融体系稳健性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负利率政策还对日本银行的政策理论和实践操作带来了挑战,压缩了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未来日本银行的政策抉择难度将明显上升。
2019年最出人意料的是高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延续。低利率长期持续,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担心对银行、保险公司和储户产生影响。围绕货币政策进行辩论是完全合理的,普通民众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本文旨在解释低利率背后的原因,进而评估其后果、局限性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