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在豚鼠食用高脂饲料的同时又饲喂巨胚米,是否能够预防血脂及肝脂指标的升高、是否能够改善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是否能够补偿食用高脂饲料对肝细胞的损伤,同时在基因水平上探讨巨胚米的降脂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健康豚鼠以基础饲料饲喂1周后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B组:基础组、C组:高脂组、D组:巨胚组),每组12只。对照组全部饲喂基础饲料,基础组饲喂的饲料含70%基础饲料加30%巨胚米,模型组饲喂的饲料含0.33%胆固醇、15%猪油、84.67%基础饲料,巨胚组饲喂的饲料含0.33%胆固醇、15%猪油、54.67%基础饲料和30%的巨胚米。饲养期间,豚鼠可以自由饮水,每天喂食2次,共持续12周。采用试剂盒分别检测了豚鼠血清及肝组织中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脂指标;检测了豚鼠血清及肝组织中两项重要的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透射电镜观察了肝脏组织病理变化情况;使用半定量PCR检测肝脏脂类代谢途径中关键基因:清除剂受体B类I型(SRBI)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巨胚组豚鼠血清中TG、CHO、LDLC水平均有所下降,并且TG和LDLC指标都达到显著性差异;两组豚鼠肝脏中TG及CHO水平也达到显著性差异;巨胚组豚鼠血清中MDA含量降低,而SOD活性水平上升,差异也是显著性水平;病理切片观察发现,巨胚组豚鼠肝脏组织细胞比较整齐,结构比较清晰,细胞质内各种细胞器均可见且比较正常,脂滴数量较少,脂滴周围发现SOD阳性颗粒;巨胚组豚鼠肝脏组织中SRBI和LDLR基因表达水平均比模型组明显升高。结论:巨胚米在降低由高脂饲料导致豚鼠高血脂水平和改善抗氧化能力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LDLR基因和SRBI基因的表达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