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x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近20年67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住院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将前后十年内的病例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基础病因、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发病年龄有所增高。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诱因。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心脏病中,风湿性心脏病的比例(45.5%)有所下降,无基础性心脏病的比例(22.7%)增加。发热(80.6%)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及首发症状。心力衰竭(68.7%)、脏器血管栓塞(40.3%)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并发心力衰竭较过去十年明显下降(P<0.05)。血红蛋白下降(61.2%)、白细胞增高(50%)是本病常见的实验室所见。超声心动图赘生物检出率为67.2%,赘生物好发部位依次为主动脉瓣,二尖瓣,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血培养阳性率为34.5%,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占首位。
其他文献
目的:我们希望评价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是否需要常规行静脉泌尿系造影,用以筛查可能同时伴发的上尿路肿瘤。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可能使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发上尿路肿瘤的危险因素。
背景:已知钙离子是突触前膜兴奋和递质释放必要的偶联因子,与神经系统的基本电活动密切相关。钙通道阻滞剂干扰神经细胞钙获得性、增强阿片类物质镇痛效应的作用,已受到人们普遍
导体棒问题不纯属电磁学问题,它常涉及到力学和热学,往往一道试题包含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处理这类问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和规律,还要求有较高的分析能力、逻辑推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导体棒问题既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若能进行归类总结,再演绎推广,驾驭知识的能力将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现采撷几例,进行归类剖析和拓展,引导同学们熟练处
以社会热点问题作为高考试题的背景是历年高考化学命题的常见模式,关心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发现、最新科研成果等,有利于高考备考,现将2010年的社会热点与化学试题总结如下。    一、诺贝尔奖——有机合成搭建分子的“高楼大厦”
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知识点的考查在近10年的高考试卷中呈现率100%,之所以在高考中呈现率这么高原因有:(1)重要概念理解、基本计算公式的灵活应用;(2)考查许多相关知识点:如: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状态、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电子、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具体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电离与水解、电化学等几乎囊括所有知识点;(3)命题者喜欢它——调剂涉及的知识点或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