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铟微纳光学阵列元件的约束刻蚀加工研究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ginalwi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机电系统(MEMS)自上个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就不断的推动着制造技术向微型化发展。其中利用电化学方法进行微纳米尺度的加工方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相对于传统的微加工技术,如IC工艺、电子束与离子束加工等,电化学加工方法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加工分辨率高、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加工表面无残余应力等,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聚集到这一研究领域。磷化铟作为第二代半导体材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光电材料,对其进行微结构加工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围绕约束刻蚀剂层技术在半导体材料磷化铟表面上进行复杂三维微纳结构的复制加工进行研究,并且成功地加工出了具有高分辨率的阵列微光学结构。论文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通过元素化学和同类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之间化学性质的比较探讨,结合电化学测试与腐蚀失重测量,选择了HNO3/HCl及Br2/HCl作为对磷化铟的刻蚀体系。通过循环伏安特性曲线测量与分析对所选体系进行了考察与验证,确定了对应的捕捉剂NaOH与L-胱氨酸。2、利用标准铂圆柱电极对于两种所选体系进行了微孔刻蚀加工研究,通过对刻蚀结果的分析,最终选择Br2/HCl/L-胱氨酸作为磷化铟加工的刻蚀体系;通过系统的刻蚀加工实验表明:当L-胱氨酸与所加入的NaBr的比值为3:1时,能取得比较好的加工精度,初步确定了在具体加工条件下Br2/HCl/L-胱氨酸体系的刻蚀加工分辨率。3、利用CELT技术在磷化铟表面进行微光学阵列元件的加工,成功地在n-InP表面加工出了大面积微光学凹透镜阵列结构。对直径为102.91μm,高度为10.757μm的微凸透镜模板,在其径向的刻蚀加工精度为0.99μm,相对误差0.9%;高度方向的刻蚀加工精度为0.44μm,相对误差为4.1%。实验结果表明,采用CELT技术能够在n-InP表面进行微纳光学阵列元件的加工,加工分辨率在亚微米级别。CELT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加工技术,具备加工复杂三维微结构的能力,更深入的研究必将进一步提高其加工分辨率,使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建筑节能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保温材料的研究备受关注。为了解决能源浪费、改善居住环境,制备性能优异的保温隔热材料已经迫在眉睫。无机保温砂浆作为一种新型外墙保温材料,与传统有机保温材料相比虽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但仍有部分性能需进一步优化,如导热系数高、吸水率大。本研究以水泥、粉煤灰和熟石灰为胶凝材料,使用玻化微珠做为保温骨料,掺入纤维素醚和可再分散性乳胶粉等外加剂,辅助
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物理知识的起点,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除了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之外,更需要注重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的共
2007年太湖爆发蓝藻危机以来,引江济太工程已成为治理太湖的主要措施,在学术界,该工程对太湖地区水环境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在解决太湖供水危机事件中,引江济太调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论文通过对长江水源保证性、太湖水源地浮游藻类的变化情况、调水前后水质改善效果进行一系列调查,结果表明:长江引水区在水量方面是有保证的,引水区水质良好,满足引水要求,并且未来引水水源地的水质是能够得到保证的;在引江济
实验是生物学科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生物知识的关键,因此生物实验教学得到了广大生物教师的青睐.他们根据实验内容提出了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希望学生的主体
目前,我国大部分南美白对虾均以冷冻无头(即虾仁)的形式提供于国际市场,但是对虾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虾头)大约占整虾的30%~40%。估计我国每年有1.5~2.0万吨的虾头被剔除,这些
近年来,石化行业稳定发展.某化工销售公司是国内大型石化产品贸易商,年经营量约1000万吨,经营品种覆盖有机、合纤、合原、树脂等产品线.为了进一步拓展石化产品经营范围,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