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居环境优秀城市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是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突飞猛进的必然产物。常州市作为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随着该区域“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逐步形成,其人居环境优秀城市建设的紧迫性日益增强、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论文通过对常州市“生产——生活——生态(从注重生产到重视生活再到强调生态)”的发展历程的研究,从“果”和“因”即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二个层面分析该市人居环境方面存在的明显差距和问题。对于前者从自然生境退化、消失及人工系统空前强化等12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对于后者则从城市人口、城市空间布局等12个要素进行了相关问题的分析。
并通过分析两院院士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等人居环境建设的有关理论和以“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中国人居环境奖”等城市称号为标志的人居环境建设实践典范,结合历史-现实-未来以及存在问题的考虑,明确了生态城市是理想的可持续发展人居模式,提出了人居环境优秀城市建设“生态-人文、规划-经营、层次-特色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理念,展望了近期“江苏人居环境奖”及远期“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在区域发展政策、城市空间布局、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人口政策、土地使用政策、水利政策、生态网络体系构建原则、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城市风貌、住宅小区建设等12个方面提出了“生态化、生活化、特色化”的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