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上春树闻名全世界,其作品非常畅销。迄今为止,他的小说几乎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尤其在亚洲更是所向披靡,不仅拥有最大的粉丝群,还有很多受他影响而成为作家的人。去年,《挪威的森林》被拍成了电影,更成为了人们的日常话题。2009年5月他的最新长篇小说《1Q84》BOOK1、BOOK2在日本发行仅仅12天就突破了100万册。随即被翻译成韩语和中文(繁体字和简体字)。中文繁体字版(台、港、澳地区)的营业额超过了1亿新台币。到目前为止,关于人物形象再塑造的研究很少,本论文就以此为研究内容进行研究。被翻译后的村上文学的集大成《1Q84》如此受人厚爱,是否会在翻译时出现人物形象再塑造的现象呢?这便是我研究《1Q84》的一个重要原因。本论文分三章:第一章调查日中有关《1Q84》的先行研究,通过整理、分类、归纳,总结日中有关《1Q84》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是考察日中对主人公青豆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解读,分三节,通过整理、分类、归纳,缕析了日中有关青豆人物形象的解读现状;第三章是本稿的重点,分两节,第一节为(BOOK1第一章原文与赖译和施泽的对照比较研究),青豆的心理、思维、言行举动等是怎样转换(翻译)成中文的,赖译本与施译本是否有异,通过对一句子一个标点符号的对照比较来进行辨析、验证原文与赖译本、施译本的异同,在此基础上,第二节通过综合性、统计性、文献性的验证,实证两个译本由语境相异而产生的人物形象再塑造的现象。本稿以文本研究的方法证实了青豆在翻泽过程中有不同的再塑造性。通过具体统计对照比较考察的数据,本稿得出了《1Q84》BOOK1第一章的与青豆有关的18段落的直意译的比率。赖泽本的直译为94.4%,句子的变动率为24%,总句数与原作几乎相同,翻译也大致按照原作的文脉,不损害原作的青豆韵味。赖译本既保存了日语原作的原味,又符合台湾语境地淡妆了“青豆”。施译本的直译率为75.5%,比赖译本减少了18.7%,句子的变动率为52%,比赖译本增加了28%,总句数也比原作增加了11.4%。施译本为了顺应大陆的语境大幅度地改变了原作。本稿证明施译本为了使青豆接近大陆的语境,浓妆了“青豆”,经过这个再塑造,“青豆”的人物形象就更容易被大陆的读者所接受。本稿的研究结果实证了《1Q84》的主人公青豆在翻译过程中的再塑造性,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到了被翻译的语境的影响。作为赖译的特征,应该尽可能不要破坏原文的语意,而施意大多掺杂了很多意译,为了符合大陆的语言环境而进行人物再塑造。以上两点的不同之处主要在根据译者的理解使人物的行动和感情有所减轻或者加强。本论文就已经明确的翻译文本的特征为对象,对支撑语境的文化对文学如何产生影响这一课题进行研究。这次仅仅对B00K1的第一章进行了比较研究,剩下的章节将作为今后的研究课题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