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话修补是人类语言交际的常见现象。随着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修补在外语课堂中的作用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兴趣。然而对常态教学环境下的会话修补研究,尤其是初中英语课堂会话修补实证研究关注甚少。鉴于此,本文尝试用会话研究的方法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初中英语课堂的会话修补现象。本研究通过对黄冈市一所初中4位教师的8节英语课进行录音、转写以及分析,旨在探究初中英语课堂语言学习中的会话修正模式、特征及其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该研究数据通过录音收集,录音持续六小时,总共收集到212处修补。研究得出以下发现:1.教师修补中只存在自我启动自我修补,没有其它形式修补。这与Schegloff等人的自然会话修补研究发现存在差异;2.学生的修补有四种类型:自我启动自我修补、自我启动他人修补、他人启动自我修补以及他人启动他人修补。在这四种类型的修补中,他人启动他人修补大大超过了其它类型的三种修补。这与Schegloff研究发现中自我启动自我修补远远大于其它类型修补的结论存在显著不同;3.与日常会话修补相比,初中英语课堂会话修补多了回应这一个环节。根据Krashen监控理论,教师修补中只存在自我启动自我修补与学生修补中他人启动他人修补远远大于其它类型修补的原因在于初中英语教师的英语能力远远高于学生。老师可以对自己和学生的语言进行有效监控,并进行必要的适当修正。而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较弱,大部分情况下对教师以及自己的语言使用难以有效监控和修补。在英语课堂中,其会话修补结构比日常会话修补结构多了一个回应(uptake)环节,这是由外语教学的本质和目的决定的:外语教学是以学生正确的语言使用为终极目的。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在更正的同时让学生重复正确的语言形式,这与教学目的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