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颜色词语义对比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xy05js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界是五彩斑斓的,颜色会产生特定的含义在人的头脑中,并让人们心旷神怡,浮想联翩,这就是颜色的社会内涵。颜色不再是一个客观的物质,而是一个融合了诸多因素的特殊的文化概念。因此,无论是在中文和英文中,都有很多颜色的表达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心理和情绪色素。 色彩词是一种常见的语义现象,在文化交流中,它们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手段,对于协调人际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客观世界的一切,莫不有它独特的颜色。颜色作为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但对颜色词的研究大部分都仅停留在构造和语义描述的层面上,鲜有人触及其背后的认知机制,也就是缺乏系统全面对构造和语义的理据的解释。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英汉大词典》和《汉语大词典》里的英汉颜色词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旨在帮助了解英汉颜色词的构造规律、语义演变的基础、过程方式及结果,同时加深对英语和汉语词语文化的认识,进一步了解语言发展的内在规律。本文重点介绍和分析了英汉颜色词语义演变方式规律,特别是两个不同的语言体系内的颜色词在文化联想语义上的区别。通过对比分析,本文得出了英汉颜色词的差异反映了两种语言文化习惯的差异,从而为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提供佐证。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许多学者一直在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这一现象。根据笔者的搜集、整理、分类,发现关于颜色认知的文章,过去数十年发表在核心期刊的并不多,仅有几篇文章就这个话题在有限的杂志里简短地介绍了某些色彩词的隐喻意义。本文首先从隐喻和转喻两个方面介绍了汉英色彩词的语义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了汉英基本色彩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第四章里,分析了造成汉英色彩词差异的不同原因,它们是分别是文化差异、思维差异、翻译转换的差异。由此,第五章得出结论,全面系统地对比分析英汉颜色词对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本论文将从文化研究的视阈,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通过追溯坡的诗歌创作生涯,将坡在不同时期的诗歌创作中塑造的男性形象与女性形象进行对比,以女性主义立场和视角解读其诗歌作品
美国华裔剧作家黄哲伦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剧坛上的领军人物。他凭《蝴蝶君》一剧,成为历史上首位获得“托尼最佳戏剧奖”的亚裔美国剧作家。自1979年第一部戏剧《新移民》问
为了测量金属平板的雷达散射截面,分别采用了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和0.1THz连续波测量系统两种方法进行测量,并从理论上分析了雷达散射截面测量模型。结果表明,对于太赫兹时域
美国印第安文化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开始备受关注,在美国文学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琳达·霍根是美国契卡索族备受赞誉的散文家、诗人以及生生态小说家等,她的作品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