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苷酸环化酶多克隆抗体对大鼠血管源性脑水肿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第一军医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1370947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 脑水肿(cerebral edema)是指脑组织内液体异常聚积,从而使颅内压升高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常伴有神经功能的障碍、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等,严重时可诱发脑疝,导致死亡。由于脑水肿和脑细胞坏死是导致脑功能障碍的两大主要原因,而脑细胞坏死是不可逆的,因而防治脑水肿是临床上治疗的重点,。 目前在临床和实验中将脑水肿从病理学角度归为细胞毒性脑水肿(cytotoxic edema)和血管源性脑水肿(vasogenic brain edema,VBE)两种类型,两者多同时存在。细胞毒性脑水肿属于细胞内型脑水肿,是指水分从细胞外间隙移向细胞内,伴有细胞外间隙缩小,它不引起脑容积的净增加,因此不容易引起颅内压增高,故在疾病临床恶化的原因中,细胞毒性脑水肿不是导致死亡的关键。VBE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脑水肿类型,是脑血管疾病、脑炎、脑肿瘤、脑外伤等许多疾病常见并发症之一。VBE的病理基础是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内血浆蛋白与水分渗出,脑组织内液体异常聚积;其特点是水肿液富含蛋白质,且白质水肿明显重于灰质。由于水肿液蛋白质含量高,故水分吸收缓慢,水肿持续时间长,常引起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形成、呼吸心跳停止,因此VBE的进展程度、严重程度对原发病的预后起决定性作用,是临床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缓解及消除VBE成为治疗的关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蒙古山萝卜酸(MSA)在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  方法:Wistar大鼠,体重70±10g,雄性。大鼠置于自由饮水的环境中适应性喂养一周,记录体重。腹腔注射25﹪CCl4花生油1mL·㎏-1,每
目的:采用MRI T1WI及PDWI-FS序列观察不同年龄膝关节周围诸骨红黄骨髓的特征,分析膝关节周围骨红黄骨髓的分布及骨髓转化的规律。方法:搜集正常志愿者67名,男27名,女40名,排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BPH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其临床表现排尿困难、尿路刺激和并发症三组症候群。其中急性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