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宿墨作为中国绘画中不断深化和挖掘的绘画材料,是从传统绘画材料中而来,它本身又具有独特的表现语言,它对当代的绘画创作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宿墨自身在表现上的价值,将其运用在田园山水画的表现拓展中既立足于传统笔墨精神,又需要积极吸收当代的审美内涵,通过宿墨与题材的相契合,发挥了宿墨特别的形式美感和笔墨情趣。笔墨是中国画的根本特征,在表现广袤乡村风貌时,画家通过笔墨方式并以人文情怀对当下乡村生活的审美观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宿墨作为中国绘画中不断深化和挖掘的绘画材料,是从传统绘画材料中而来,它本身又具有独特的表现语言,它对当代的绘画创作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宿墨自身在表现上的价值,将其运用在田园山水画的表现拓展中既立足于传统笔墨精神,又需要积极吸收当代的审美内涵,通过宿墨与题材的相契合,发挥了宿墨特别的形式美感和笔墨情趣。笔墨是中国画的根本特征,在表现广袤乡村风貌时,画家通过笔墨方式并以人文情怀对当下乡村生活的审美观照。中西艺术经验交流密切的今天,中国山水画是以特有的笔墨表现方式来反映时代的变化,呈现时代精神和审美特点。本论文首先从认识宿墨开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宿墨在演进过程中表现技法的进步,期间画家对宿墨审美认识和观念也在发生转变;其次,从田园山水画的角度阐述了其表现内容上的特点,通过内容折射出历史时期的人文精神价值,并且结合历史中文人所绘的田园山水画作品分析,总结出由古至今田园山水画呈现出表现风格的多样化与笔墨语言个性化的趋势,尤其宿墨的表现语言营造出具有田园意韵的山水画作品;然后分析了宿墨的墨性和审美特点,了解并掌握其特点后以宿墨与田园山水画题材的结合,再深入的阐明了宿墨笔墨在物象的表现与笔墨情趣的体现;文章到最后部分,再通过绘画创作的方式对宿墨在田园山水画中的表现作探讨,包括创作的小结。田园山水画的创作离不开从体验生活开始,从生活的顿悟中获取创作的源泉。当下人的视角在重新审视乡村田园之美过程中,宿墨以独特的绘画表现力应用于表达山水相依、人与自然和谐状态下的田园山水,同样能够为时代的审美需要而创作出赋有意义的艺术作品,这在中国画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继承传统笔墨精髓和发扬宿墨语言同时,中国山水画在推进题材领域、创作和绘画形式美的追求等不同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自古以来,音乐都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上世纪六十年代,背景音乐对学习产生影响这一问题就被研究者们重视起来。但直至今日,研究者们在该问题上仍持争论不休,未有定论。背景音乐条件下进行的阅读活动是一个整合了听觉信息和视觉信息的复杂的认知过程。在了解背景音乐对阅读产生影响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音乐的性质、阅读材料的性质,还需要考虑音乐与阅读材料之间关系对阅读过程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借用眼动追踪技术,对
随着我国经济状况的日益发展,环境问题也逐渐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影响着大众的生活环境,也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阻碍。当前正处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因此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要注重环境的保护。环境是不可再生的绿色资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和实现可持续的重要基础,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党着重强调要发展生态平衡,注重人与自然共同发展。通过严格立法的形式来有效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北齐时期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之间相互勾结,阶级矛盾尖锐,鲜卑文化与汉文化撞击、交融,是文化繁复的时代。北齐贵族崇仰佛教,推崇佛法,并利用佛教的理念以维护自身的封建统治。公元444年北魏太武帝废佛与北周武帝太极殿三教辩论,使得僧众对法难愈加恐惧,护法行为由此产生,僧众认为“缣缃有坏,简册非久,金牒难求,皮纸易灭。”,“于是发七处之印,开七宝之函,写访莲花之书,命银钩之迹”,“托以高山,永留不绝”。因此
中国画发展至今一直受异域不同文化的影响,最重要的两次影响就是汉代佛教的传入和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的交流。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在唐代走向鼎盛时期,随之工笔人物画发展也进入了全盛时刻。在人物形象的表现上与汉代诚朴的气象大为不同,特别是在女性形象的刻画上,更加妩媚秀丽具有美感与装饰性。清朝时期各国传教士被允许进入宫廷绘画,西洋画的画面处理得非常精细精美手法写实逼真。本土的宫廷画
水彩风景画创作,是从自然到画面的过程,是水彩风景画家对大自然的观察以及感受美和记录美最直接的艺术手段,也是抒发情感和表达观念的有效途径。画家们在观察自然景物时,由于个体感受的不同,在表现对象时就必然带有主观的因素。光属于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有其自身的构成要素和变化规律。而当光反映在水彩画家的风景作品中时,会因画家的观念、情感、表现形式等因素,对其作主观性的概括或取舍,从而具有新的表现形态,使整体画
在我国的绘画史上,人物画的起源较早。工笔人物画在绘画中是一种较为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其他画种产生之前,工笔人物画就已经产生了,其自身具有的魅力是其他画种无法代替的。我国绘画从初期开始,中国人物画就是用线来勾勒的,线条既能表现客观物象,又能通过绘画作品来传情达意,表达画家的真情实感。线描,称之为“白描”,是通过线条来描绘客观物象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线描这一绘画语言也在不断地创新。绘画作为一种
最初的中国绘画,是画在陶器、地面、和岩壁上的,渐而发展到画在墙壁、绢、和纸上。使用的基本工具是毛笔和墨,以及天然矿物质颜料。在无数画家不断探索、创新的努力之下,逐渐发展出一种鲜明的中华民族艺术风格与一种民族气韵,且有自己独特的绘画艺术美学框架。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已经开始深入中国工笔绘画并逐步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后,大量西方当代艺术美学思想不断地向内涌入,直接激发国内美学思想与艺术精
本文主要从我在研究生学习的三年时间里,以青绿山水画为主要创作方向的作品出发,以金属颜色在青绿山水创作中的使用为研究中心,结合对各个时期的优秀美术作品和文献资料的深入分析为研究途径,来对传统青绿山水画中金属色的运用以及我在创作中的学习和思维扩展进行探究。希望可以对青绿山水中金属色的应用做一个有经验有理论的汇报。首先,从历史上的优秀美术作品和文献出发,探讨前辈们在青绿山水绘画中对金属色的巧妙运用。其次
油画在中国发展,将它中国化是必然的。在油画中国化的过程中,吸收传统文化,对油画中国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油画家在西方写实油画中融入写意精神,使写实油画中的写意性表现逐渐丰富,因此当代油画就变成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随着艺术形式的不断丰富,油画也变成了中国绘画艺术体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中国的写意精神对油画的发展起了关键性作用。中国油画发展至今,一直随时代变化而创新。每个时代的
意象风景油画的的概念,是指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的写意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用西方油画的绘画技巧表现出来的绘画形式。其中包含了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绘画结合的一种文化融合的精神内涵。意象风景油画因其朦胧而具有氛围感的独特气息,在近几年的时间里随着不断地发展而越发吸引人们的注意,并有越来越多的人或存争议,或喜欢这种近现代独特绘画表现形式。在本文中对风景油画的意象方面的研究将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