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画作为一门舶来的艺术,现已融入了中国的绘画体系。它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它经历了认可、模仿和创新,并且走向成熟。在这100多年的认识学习中,中国油画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中国油画界最重要的历史使命。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在谈到21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时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特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格局。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多民族的载体,是中国历史和现实最重要的基本国情之一,这也奠定了中国油画立足本土,发展具有东方审美精神的油画风格语言的基础。[1]油画对于中国艺术家有着无限的生命力,因为它即可传承西洋油画的特点,注重具体的非凡的色彩和结构表现,又能构建东方艺术的绘画语言,体现中国传统绘画的神韵。在此平台上中国的艺术家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寻求油画的民族化与世界化之间的立足点,真正把西方油画和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结合起来。中国油画觉悟到现在是构建自身价值体系,形成具有中国审美意味面貌的时候了,从“民族性”的提出到“探索具有时代精神,中国特色和个性特征的中国油画艺术”,中国油画要摆脱盲目追随西方价值标准的状态进入自身发展的阶段。可是中国油画的发展不是光靠两句口号就能促进的,它必须从文化本质上去思考。作为中国主流文化形态,如果审美标准仍是西方的,那么我们只不过是把西方油画临摹了一遍,没有用这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我们自己的精神内涵,所以我们要确立自己的价值标准和审美取向。本论文从中国油画“民族性”的内在与外在两方面出发,力图使中国“民族性”油画的精神和形式能够有效的结合起来。因为目前的中国“民族性”油画研究中大多只是从单方面入手,讨论的大多是中国油画“民族性”的重要性,显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另外我还感觉到中国“民族性”油画的发展仿佛进入了一个瓶颈,为了打开这一局面,我试图以中国“民族性”油画内涵与外延的交叉点为突破口,特别是以风景油画和中国山水画为切入点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探索。这种具有针对性的研究,为中国“民族性”油画的再发展提供了可行性道路,也为增强中国当代绘画创作能力提供了平台,更是向世界展示具有中国民族精神的绘画作品做出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