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一批以赛珍珠为代表的外国人记述中国,向西方介绍,并一举成名,他们的作品成为西方人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社会风俗的窗口。他们有的记载了在中国的考察经历,有的着墨于中国社会斗争的纪实描写,有的将自己的作品中掺入中国文化的色彩,有的从多角度描写中国社会生活,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赛珍珠现象”,作为一种新的提法,尚未有文章或著作涉及。该领域的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其研究的前景十分广阔。本文旨在以“赛珍珠现象”为主要视点,从历史的角度剖析赛珍珠创作的时代背景、作品的历史意义以及赛珍珠为中西关系交流所做的卓越贡献。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赛珍珠现象阐释。主要通过举例、比较的方法,系统、完整地定位“赛珍珠现象”及其特征。赛珍珠现象即泛指西方人写中国作品的现象,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具备历史性、特殊性、全球性三个主要特征。第二章,赛珍珠现象形成的历史因素。本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中国历史和社会氛围的熏陶、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20世纪上半叶国际时局的作用,试从国内、国外、国际三个方面来细致分析赛珍珠现象的成因。赛珍珠聊象形成的实质就在于她带给西方读者焕然一新的东方形象,她漫游并考察过东西方的许多国家,而身在两个世界的特殊环境,给了她两种语言,两种思维方式、两种历史背景和两种民族感情,这种特殊的经历开阔了她的视野,使她把持一种平等尊重的态度看待世界的所有民族。第三章,赛珍珠文学作品的历史研读。本章从“介入文学作品中的历史”和“展示中国传统观念”两个部分展示赛珍珠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史诗般的文献价值。赛珍珠生活在封建社会末期,她的作品,大都以中国为主题。在自己的创作中,赛珍珠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融入作品,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真实可信、颇为感人,真实地展现了民国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以及中国近代文化风俗。第四章,赛珍珠政治文论的历史研读。赛珍珠回美国后,一直活跃于美国文学界,笔耕不辍,发表了大量以亚洲为主线的书评和文章。这些评论支持中国抗日战争,推进中国教育事业、推动亚洲在世界范围的民主进程。第五章,结语。将赛珍珠现象置于中国近现代社会自身曲折发展的历史背景中,能更充分认识到赛珍珠及其作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从而引发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