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技术的大连市人口宜居空间评价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lippp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新问题,特别是人口迁移与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劳动就业等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如何统筹协调区域内人口、资源与经济社会之间关系,以人口发展为导向的区域发展成为我国当前研究的重大课题。根据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对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交的《科学界定人口发展功能区,促进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报告的批示精神,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决定在国家和省级行政层面上开展全国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工作,并制定了《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大连市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研究在此背景下展开,本文将大连市划分为自然限制区、环境限制区、政策限制区、一类宜居区、二类宜居区和三类宜居区六个人口发展功能区类别。并在大连市人口发展功能区区划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大连市人口宜居空间的分布、层次和集聚规模,引导未来人口与经济在大连市国土空间上的合理布局与流动。   在综合国内外人居环境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大连市的实际情况和科学发展的要求出发,笔者认为对大连市人口宜居空间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农田、宜居水平四大要素。本文首先扣除大连市自然限制区、环境限制区、政策限制区,进而对剩余空间进行宜居指数评价,将大连市人口宜居空间分为三类宜居区。分析结果表明,大连市是一个宜居水平较高的城市,宜居区总面积为5827km2,占大连市面积的46%。宜居区环境宜人,经济发展较快,交通便利,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状态良好,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人口与产业集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但大连市区内山地丘陵多,平原低地少,宜居空间分布比较零散,市区人口较为密集,宜居空间的发展尚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本文根据大连市三类宜居区的分布、面积及集聚情况,规划大连市内各宜居节点的层次、分布和集聚规模,有助于大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以后的城市宜居环境建设过程中把握规律、抓住重点、扬长避短,通过有效引导全市人口的合理流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产业在空间上的均衡。
其他文献
潇湘大道是长沙市南北交通要道之一,研究其两侧行道树的固碳释氧能力有利于了解与评估潇湘大道的碳氧平衡状况,对于削减机动车排放的CO2改善沿江风光带空气质量具有实际意义。
摘要:为了突出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结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理论课学时中,提出了实物或多媒体示教以及验证性实验提前等形式的形象教学法;在实验课学时中,提出了实行开放式项目型实验教学法的改革方案。这些方案缩短了教学与工程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工程素质;形象教学法;开放式项目型实验教学法;教学
城市化虽然带来了人类社会经济的繁荣与进步,但也带来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城市垃圾、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城市绿地的缺乏、景观多样性的丧失、城市生物的缺乏等生态问题,不
中考专题复习一般安排在一轮复习结束与中考考试前之间的20-30天左右时间,时间紧、内容综合性强、难度高、失分大。如何高效地利用好专题复习课,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每位九年级毕业班教师倍感头疼的问题,下面我将以“图象与信息”这一专题复习课为例,谈谈激趣导学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镜头一:以寓言故事激趣,引出学习内容与基本方法  一、知识准备  师:你们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生:知道。  师:今天我们从数
2007年7月1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为二次调查)正式启动,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本次调查四项主要任务中的三项,即农村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和基本农田调查已经完成,而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