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技术发展以及供应链的竞争背景下,供应链管理越来越成为业内外学者与实践者的关注焦点。以往对供应链所开展的研究大多认为决策者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不考虑供应链管理实践中的许多复杂性、不确定性因素,尤其是人的行为和认知。然而,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以及大量现实证据的显现,以完全理性为基础假设的研究观点逐渐被有限理性所取代。行为运作正是在有限理性的基础上,将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融入运作管理的一个崭新领域,它侧重于研究人的行为和认知对运作系统产生的影响。本文基于行为运作的基本思想,从个人认知与社会偏好两个角度出发,建立不同情境下的供应链决策模型,重点研究主体行为对供应链决策与相关绩效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优化机制。
论文在绪论部分陈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简要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整体技术路线,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对与本文相关的研究文献及研究背景进行了整理与评述。该章子标题包括供应链管理、博弈论在供应链中的应用以及行为运作在供应链的应用。其中,在供应链管理部分介绍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定义及主要研究分支,随后重点回顾了报童模型及供应链契约领域的重要成果;博弈论的应用方面则通过传统博弈论与演化博弈论两个角度,对Stackelberg、Cournot博弈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回顾;根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行为运作的文献综述则从公平关切、过度自信、风险厌恶与损失规避四个角度进行。
第三章研究了零售商具有公平关切与销售努力情形下的供应链最优决策以及协调机制。根据非公平厌恶模型建立零售商公平关切的供应链效用函数,并求解得到零售商与制造商在批发价格契约下的最优决策,发现批发价格契约能够在特定条件下使得供应链达到协调。为了继续优化供应链绩效,本文尝试研究了成本分担契约的性能。经验证,成本分担契约下制造商的决策受到零售商公平关切与销售努力参数的交叉影响。此外,当零售商的公平关切水平适中时,成本分担契约下的供应链绩效将全面优于批发价格契约。
第四章研究了报童模型下零售商的过度自信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及协调机制。根据过度自信的特点,构建了不同分布的实际市场需求与预期市场需求。通过求解过度自信下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发现其订货决策的特征符合中心偏向效应的描述。随后,为了矫正零售商在决策上的偏差,本文验证了回购契约的协调性,结果发现回购契约仅能在订购量小于系统最优时使供应链协调。为完善回购契约的不足,本文提出库存收益共享契约,并讨论了契约的参数设置与适用范围。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验证了理论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直观的展示。
第五章,研究了成员具有风险厌恶的动态Cournot-Stackelberg博弈的复杂性。考虑由一个专业制造商与两个零售商构成的动态博弈市场,其中专业的制造商处于市场主导地位,并且与其中一个零售商建立合作。两个零售商之间扮演古诺博弈且持有不同的风险厌恶水平。为了研究决策者的动态博弈行为,本章首先构造了静态博弈模型与动态的博弈策略,并相应求解得到系统纳什均衡点与演化不动点,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系统稳定的边界条件,发现当决策者的策略调整速度过快时,系统的演化将会呈现不稳定状态。通过数值模拟,本章从多个维度展示了系统决策随策略调整速度的变化,总结了博弈行为与相关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重点关注零售商的风险态度对系统稳定性造成的影响。最终,文章利用混沌控制方法对成员的不利策略进行控制,使各方的决策能够在有限次博弈后稳定在均衡点。
第六章研究了零售商损失规避与制造商努力水平下的最优决策及协调机制。本章结合前景理论构建了具有损失规避的报童模型,制造商具有能影响市场需求的努力水平,而负责订货的零售商则具有损失规避的决策特征。首先,本章求解了供应链各方的最优决策,发现损失规避态度对决策水平的影响取决于市场波动情况等外部参数,并验证了供应链系统在自发的状态下无法取得协调。鉴于此,本章分别对回购契约,GLB(损失/收益共享-回购)契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在供应链的协调方面都表现不佳。因此,本章引入了回购-成本分担契约(CSB)的联合机制,并证明了CSB契约能够有效的克服零售商的损失规避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满足供应链协调条件,并且具有灵活性,可实施性等优点。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呈现出不同分布函数下的供应链决策,对理论结果进行延伸,同时给出了CSB契约在不同损失规避水平下的参数设置以及供应链的相关绩效。
论文在绪论部分陈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简要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整体技术路线,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对与本文相关的研究文献及研究背景进行了整理与评述。该章子标题包括供应链管理、博弈论在供应链中的应用以及行为运作在供应链的应用。其中,在供应链管理部分介绍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定义及主要研究分支,随后重点回顾了报童模型及供应链契约领域的重要成果;博弈论的应用方面则通过传统博弈论与演化博弈论两个角度,对Stackelberg、Cournot博弈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回顾;根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行为运作的文献综述则从公平关切、过度自信、风险厌恶与损失规避四个角度进行。
第三章研究了零售商具有公平关切与销售努力情形下的供应链最优决策以及协调机制。根据非公平厌恶模型建立零售商公平关切的供应链效用函数,并求解得到零售商与制造商在批发价格契约下的最优决策,发现批发价格契约能够在特定条件下使得供应链达到协调。为了继续优化供应链绩效,本文尝试研究了成本分担契约的性能。经验证,成本分担契约下制造商的决策受到零售商公平关切与销售努力参数的交叉影响。此外,当零售商的公平关切水平适中时,成本分担契约下的供应链绩效将全面优于批发价格契约。
第四章研究了报童模型下零售商的过度自信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及协调机制。根据过度自信的特点,构建了不同分布的实际市场需求与预期市场需求。通过求解过度自信下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发现其订货决策的特征符合中心偏向效应的描述。随后,为了矫正零售商在决策上的偏差,本文验证了回购契约的协调性,结果发现回购契约仅能在订购量小于系统最优时使供应链协调。为完善回购契约的不足,本文提出库存收益共享契约,并讨论了契约的参数设置与适用范围。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验证了理论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直观的展示。
第五章,研究了成员具有风险厌恶的动态Cournot-Stackelberg博弈的复杂性。考虑由一个专业制造商与两个零售商构成的动态博弈市场,其中专业的制造商处于市场主导地位,并且与其中一个零售商建立合作。两个零售商之间扮演古诺博弈且持有不同的风险厌恶水平。为了研究决策者的动态博弈行为,本章首先构造了静态博弈模型与动态的博弈策略,并相应求解得到系统纳什均衡点与演化不动点,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系统稳定的边界条件,发现当决策者的策略调整速度过快时,系统的演化将会呈现不稳定状态。通过数值模拟,本章从多个维度展示了系统决策随策略调整速度的变化,总结了博弈行为与相关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重点关注零售商的风险态度对系统稳定性造成的影响。最终,文章利用混沌控制方法对成员的不利策略进行控制,使各方的决策能够在有限次博弈后稳定在均衡点。
第六章研究了零售商损失规避与制造商努力水平下的最优决策及协调机制。本章结合前景理论构建了具有损失规避的报童模型,制造商具有能影响市场需求的努力水平,而负责订货的零售商则具有损失规避的决策特征。首先,本章求解了供应链各方的最优决策,发现损失规避态度对决策水平的影响取决于市场波动情况等外部参数,并验证了供应链系统在自发的状态下无法取得协调。鉴于此,本章分别对回购契约,GLB(损失/收益共享-回购)契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在供应链的协调方面都表现不佳。因此,本章引入了回购-成本分担契约(CSB)的联合机制,并证明了CSB契约能够有效的克服零售商的损失规避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满足供应链协调条件,并且具有灵活性,可实施性等优点。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呈现出不同分布函数下的供应链决策,对理论结果进行延伸,同时给出了CSB契约在不同损失规避水平下的参数设置以及供应链的相关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