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酯行业的快速发展致使上游对二甲苯原料的需求逐年增加。生产对二甲苯的工艺流程会产生微量烯烃,这部分烯烃对后续处理工艺有较大影响,需要脱除。传统白土精制吸附工艺容易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加氢精制易造成芳烃损失。所以,本文以烯烃与芳烃烷基化生成长链烷基苯为目标反应,典型固体酸催化剂硫酸化氧化锆和Y型分子筛为研究对象,探究改性过程对烯烃脱除的影响。硫酸化氧化锆及其磺化改性方面的研究,通过实验探究了加料顺序对前驱体Zr(OH)4的影响,甲烷磺酸浸渍液浓度、金属改性和焙烧温度等因素对磺酸化氧化锆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热重分析、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在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催化脱除混合芳烃中烯烃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载体氢氧化锆的加料顺序对催化剂活性有较大影响,反加方式(ZrOCl2·8H20溶液滴加到浓氨水中)制备的氢氧化锆载体催化活性较高;甲烷磺酸作浸渍液的最佳浓度为2 mol/L,较低浓度无法提供足够酸中心,较高浓度易成盐失去活性;铝改性磺酸化氧化锆(AlMSZ-650)催化活性优于锌改性磺酸化氧化锆,并且其失活速率慢,可重复使用。分析发现,AlMSZ-650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合适的孔径结构,保留了活性组分在催化剂表面的分布。吡啶红外实验发现,铝改性磺酸化氧化锆具有较大的Lewis酸酸量,初始催化反应速率随催化剂弱Br(?)nsted酸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Y型分子筛改性方面,采用SEM扫描电镜、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27Al固体核磁、红外光谱、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对氟改性USY进行表征。研究发现,氟改性可以有效调节USY分子筛的孔结构和酸性。多元环在改性过程中被刻蚀,介孔和大孔孔容及孔径增加,分子筛骨架中Si-OH-Al基团占比降低,Br(?)nsted酸量减少。结合N2吸附-脱附及27Al固体核磁分析,改性过程骨架铝组分被脱除并沉积在孔道内,微孔孔径减小。得益于非骨架铝增加,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分析发现改性USY分子筛的Lewis酸酸量为改性前的3倍。氟改性USY分子筛催化脱烯烃反应反应速率高,失活速率很慢。此外,本文对氟改性USY分子筛的成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较之拟薄水铝石成型和铝溶胶成型,高岭土更适合作为挤条成型助剂,其对分子筛催化剂的固有酸性和结构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