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酸催化剂烷基化脱除芳烃中微量烯烃的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uyongqing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酯行业的快速发展致使上游对二甲苯原料的需求逐年增加。生产对二甲苯的工艺流程会产生微量烯烃,这部分烯烃对后续处理工艺有较大影响,需要脱除。传统白土精制吸附工艺容易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加氢精制易造成芳烃损失。所以,本文以烯烃与芳烃烷基化生成长链烷基苯为目标反应,典型固体酸催化剂硫酸化氧化锆和Y型分子筛为研究对象,探究改性过程对烯烃脱除的影响。硫酸化氧化锆及其磺化改性方面的研究,通过实验探究了加料顺序对前驱体Zr(OH)4的影响,甲烷磺酸浸渍液浓度、金属改性和焙烧温度等因素对磺酸化氧化锆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热重分析、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在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催化脱除混合芳烃中烯烃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载体氢氧化锆的加料顺序对催化剂活性有较大影响,反加方式(ZrOCl2·8H20溶液滴加到浓氨水中)制备的氢氧化锆载体催化活性较高;甲烷磺酸作浸渍液的最佳浓度为2 mol/L,较低浓度无法提供足够酸中心,较高浓度易成盐失去活性;铝改性磺酸化氧化锆(AlMSZ-650)催化活性优于锌改性磺酸化氧化锆,并且其失活速率慢,可重复使用。分析发现,AlMSZ-650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合适的孔径结构,保留了活性组分在催化剂表面的分布。吡啶红外实验发现,铝改性磺酸化氧化锆具有较大的Lewis酸酸量,初始催化反应速率随催化剂弱Br(?)nsted酸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Y型分子筛改性方面,采用SEM扫描电镜、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27Al固体核磁、红外光谱、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对氟改性USY进行表征。研究发现,氟改性可以有效调节USY分子筛的孔结构和酸性。多元环在改性过程中被刻蚀,介孔和大孔孔容及孔径增加,分子筛骨架中Si-OH-Al基团占比降低,Br(?)nsted酸量减少。结合N2吸附-脱附及27Al固体核磁分析,改性过程骨架铝组分被脱除并沉积在孔道内,微孔孔径减小。得益于非骨架铝增加,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分析发现改性USY分子筛的Lewis酸酸量为改性前的3倍。氟改性USY分子筛催化脱烯烃反应反应速率高,失活速率很慢。此外,本文对氟改性USY分子筛的成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较之拟薄水铝石成型和铝溶胶成型,高岭土更适合作为挤条成型助剂,其对分子筛催化剂的固有酸性和结构影响较小。
其他文献
煤炭是重要的化石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煤炭洗选加工是煤炭清洁利用的第一道工序,是洁净煤技术的源头技术。筛分广泛应用于煤炭分级、脱水、脱介、脱泥,是选煤工
永磁同步电机传统单矢量预测转矩控制在一个控制周期内仅作用一组开关状态,且两电平逆变器可提供的离散电压矢量的数量有限,这使得系统稳态运行时转矩的控制精度不高。传统加
近年来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因其成本低,质轻和柔性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效率最高的有机太阳能电池主要是基于本体异质结(BHJ)结构,在该结构中给受体材料能够充分混合,形成
随着工业的蓬勃发展,铝及其合金凭借其密度低、耐腐蚀、强度和机械性能好、易加工等优点,使得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这些产品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和制造初期的
病毒是生物界中最简单的生物系统之一,可以特定地向宿主细胞传递遗传物质。由于病毒不确定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此类结构作为诊疗载体的应用一直备受限制。模仿天然病毒结构合成
近年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备受科学研究者广泛关注,因为它制作工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并且最重要的是对环境无污染。它具备的诸多优点被认为
人们对可持续能源转换技术的兴趣日益增加,其中,利用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驱动水分解具有重要意义,这将实现太阳能向氢能的高效转化,从而达到可持续的能源利用。众所周知,由
[目的]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危害人体健康的心血管疾病,是在遗传易感的基础上,多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高血压病的病因病理机制复杂,其中钠肽家族及其受体起着举足轻
随着科技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纺织品的作用和功能将要替代传统的遮羞蔽体、保暖美化的思想,正在逐步演变为功能化和智能化的复合织物,而导电织物是制备功能
钇稳定氧化锆及氮化硅是先进结构陶瓷材料,氧化锆的相变增韧特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使其被广泛应用在齿科材料、人体骨骼、陶瓷刀具等方面,氮化硅陶瓷具有低密度、高强度、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