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压吸附技术的连续不间断制供氧装备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usanhui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气是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关键物质。人体通过呼吸从外界获取需要的氧气,并参与体内生物的氧化作用,为人体提供能量。缺氧可导致人体新陈代谢功能障碍,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及时补充氧气能有效提高危重病人救治率、降低伤死率,加速体弱病人身体康复速度,同时氧疗也是对一些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高原反应与高原病等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此外日常生活的氧保健也可快速消除机体疲劳,提高识别能力。在灾害救援及战时伤病员的救治都需要大量的呼吸用氧气。氧气可通过制氧装备现场制备,并通过供氧装备输送供给。制供氧技术包括氧气制备技术和氧气增压技术。目前,常用的制氧技术为变压吸附法,它是一种以空气为原料,以电力为动力,通过分子筛的吸附分离作用可连续不间断制备氧气的技术,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制氧系统。氧气增压技术主要为活塞式气体增压技术,是一种压力范围广,增压效率高,适应能力强的连续不间断氧气增压技术。现有的制供氧装备主要有模块化制供氧装备、组合化制供氧装备和一体化制供氧装备,能满足一般的用氧需求,但是大多数功能单一,不能满足灾害救援及战时既可制得直供呼吸的常压氧气又可增压供呼吸机、麻醉机用氧的需求。本研究基于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和活塞式氧气增压技术,建立了制供氧集成技术工艺流程,采用机电一体化设计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技术,进行了制供氧装备的结构布局设计和优化分析以及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研制出连续不间断制供氧装备。建立的连续不间断制供氧集成工艺流程包括制氧单元、供氧单元和控制单元三个功能单元。制氧单元由空压机、吸附塔、缓冲罐和其他组件组成,实现了空气中氧氮的分离,生产制备出常压氧气,可直接输出供人呼吸使用,也可输送给供氧单元进行增压输送用。供氧单元由增压泵、缓冲罐和其他组件组成,把制氧单元制备的氧气增压,供呼吸机、麻醉机使用。控制单元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AD模块、人机界面和其他组件组成,实现了监控和管理整机运行的功能。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自动控制技术和人机界面技术,设计了制供氧装备的控制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接收AD模块接受的传感器信号,通过人机界面实现人机交互,并输出控制信号。依据控制原理建立制供氧控制流程,选型可相互兼容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AD模块、人机界面和各种传感器。通过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人机界面进行软件编写设计,实现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I/O地址规划,接线端子定义和安全报警设置,以及人机界面的用户界面设计和参数的正确显示。制供氧装备的控制系统实时监控制供氧装备的运行状况和氧气的流量、浓度、压力等参数,可独立处理安全事件,实现人机交互,确保整机安全稳定地连续不间断运行。通过对吸附塔、空压机、增压泵和缓冲罐等制供氧装备主要元器件的选型,采用SolidWorks软件对制供氧装备进行布局设计和整机结构设计,选用304不锈钢作为框架、托架和面板材料,生产制造出制供氧装备。装备的外部尺寸为537×709×880mm,整机质量为91kg,电源为AC220V/50Hz,功率为650W(制氧)/900W(制供氧)。为保证制供氧装备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应用ANSYS软件分别对整机框架和空压机、吸附塔、增压泵、缓冲罐托架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框架最大应力为30.595MPa,远小于304不锈钢材料的屈服强度,最大变形为0.12211mm,变形程度很小。空压机、吸附塔、缓冲罐托架的最大应力分别为25.2MPa、28.02MPa、0.15MPa,均小于304不锈钢材料的屈服强度,最大变形分别为0.043mm、0.33mm、0.0001mm,均不影响正常使用。另外,为避免共振对重要元器件印制电路板造成损害,对印制电路板进行了模态分析,将固定方式由四角固定改为三边固定,提高了前六阶固有频率,特别是一阶频率由50.584Hz上升至203.65Hz,抗震性能显著提高,完全满足工作需求。为进一步研究制供氧装备的性能,对制供氧装备的制氧性能和供氧性能进行了分析检测。制氧性能分析结果显示,开机时间为3min时,产氧浓度即可上升到90%,说明开机性能良好;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产氧流量维持在8.6L/min,产氧浓度维持在90.8%,并保持稳定。事实上,产氧浓度与产氧流量和收率有关,产氧浓度随产氧流量的增加而减小,随收率的增加而减小,且当收率超过35%以后,产氧浓度减小的趋势明显增大。供氧性能分析结果显示,供氧压力、供氧流量和供氧浓度随运行时间的增加基本保持不变,供氧压力为0.38MPa,供氧流量为8.9L/min,供氧浓度为93.8%,供氧性能稳定。采用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和活塞式氧气增压技术研制的制供氧装备能够连续不间断生产制备常压氧气,直供人直接呼吸使用,也可将制得的氧气连续不间断增压供呼吸机、麻醉机使用,可替代氧气瓶供氧,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可车载,也可独立使用,既可用于灾害救援及战时使用,也可用于平时基层医疗机构使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为了得到一个既抗凝血又抑制平滑肌增生,同时还保持一定促进内皮细胞生长功能的新型生物材料表面,本文采用紫外掩模曝光技术及阳极氧化方法在纯钛箔表面制备出了不同尺寸的图
学位
光学拓扑成像方法源自于近红外组织光谱测量技术(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可实现高阶脑功能动态成像。作为现有高阶脑功能成像模态如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本文全面地回顾了钢铁企业系统节能的发展状况、投入产出方法及其发展应用,并应用投入产出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钢铁企业的能源成本问题。 目前,我国在钢铁产品生产过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是把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再利用可燃气推动燃气发电设备进行发电。当前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尤其是 BIGCC 的研究开发是比较有前景的技术之一,期望能在将来为全球电力供应做出贡献。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关键部分之一是生物质气化。本文研究方向就是以固体生物质热化学转换基础理论研究的知识,结合化学热力学,物理化学,利用能量质量方程,建立生物质气化器的平衡模型,从而进一步了解生物
数字图像是一种重要的视觉信息载体,其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从图像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图像分割技术应运而生,如何提高图像分割算法的可靠性和速度一直
本文对小型家用蓄冷空调系统进行了研究.文中分析计算了符合实际家用蓄冷空调的逐时负荷分布,确定了需求的蓄冷槽和冷水槽的尺寸大小,设计了能根据负荷变化进行切换的自动控
与中国经济新常态一样,中国会展经济也从高速发展趋于和缓增长的新常态。在此背景下,中国会展企业如何提升展会品质服务,成为未来行业发展变革的重要挑战。作为世界级的优秀展览及会议活动主办机构,励展博览集团积极落实本土化服务,而面对行业共同难题,励展博览集团大中华区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和应对。  客户需求为本  励展博览集团在大中华区的业务历经30多年的快速发展,通过与专业机构的密切合作,确保每个展会都具有
医学图像,是医生对病人进行诊断治疗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它产生的基础是伦琴发现的X射线。在科技的发展和带动下X射线逐步被运用到临床医学的各项检查中,与之同步发展的就是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