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级英语学习者情态意义表达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ici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学家分别从语法,语义,语用等理论视角研究过情态意义,而基于语料库的实证研究比较少。情态意义的表达更倾向于出现在口语表达之中。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基于英语口语语料库,以韩礼德在系统功能语法中提出的情态理论为研究视角,研究中国中高级英语学习者如何表达情态意义。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中高级英语学习者口语情态意义表达方式的分布有何异同?(2)中高级英语学习者口语情态意义表达恰当性有何异同?本研究以中国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水平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借助于检索工具AntCount3.2.1对比分析英语口语语料库SECCL检索所得的数据。研究发现:(1)中高级英语学习者对六种情态意义表达方式的选择基本相同,他们都更倾向于使用情态操作词,情态附加语和投射小句。除了情态附加语,其它五类情态表达方式的分布都相似。第一,依照情态种类的分类,两种水平的英语学习者都过多地表达意态意义,过少地表达情态意义;第二,依照情态取向的分类,他们过多使用具有主观取向的情态表达方式;第三,依照情态值的分类,中高级英语学习者多数情况下使用中值和低值情态操作词表达情态意义。(2)至于表达恰当性,从前两种分布情况来看,中高级英语学习者都不能恰当地表达情态意义。然而,他们都能恰当地使用具有不同情态值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情态意义。换言之,中国英语学习者对情态意义表达的恰当程度并没有随着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其他文献
动机性访谈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咨询教育方法,目的在于改变患者动机以纠正其不良行为,促进健康。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而在我国慢性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则较少。本文对动机性访谈及其在慢性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结合我国在该方面研究的不足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拓展动机性访谈在慢性病自我管理中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纵观艺术史,许多艺术大师都有成熟的美学思想和哲学思想,如东晋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说,北宋郭熙的"三远"法,意大利达芬奇"镜子"说,英国雷诺兹的"中心形式"说。在三大油画中《
龋齿是临床上常见的口腔疾病,需及时治疗及采取预防措施,否则严重者可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甚至肺炎等其他全身疾病。不只影响患者牙齿正常生理功能,更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
很少有诗人能与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相比,他还在世,其创作的诗集已经被大量地翻译成其他文字,或者说融入了其他语言,不仅如此,他还不是专业作家,他的专业是心理学。《英美超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