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应时,字季和,浙江余姚人,时人称之“烛湖先生”。在南宋纷繁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下,孙应时以廉洁仁厚的品质和过人的才干得到了世人的推崇,其兼学、调和的思想特点和丰富的人生经历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状况都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并没有给予孙应时及其文集《烛湖集》太多重视,不仅缺少对孙应时诗文的关注,对于其学术思想更是未曾有过系统的研究。本文以孙应时为研究对象,采用知人论事和文本分析法,结合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对孙应时及《烛湖集》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从思想性格、学术思想和诗文创作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梳理三者的发展过程,并发掘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展现孙应时学术思想的价值、文学创作的特质和南宋前期社会的风貌。第一章从孙应时的成长经历和教育经历两方面入手,通过研读孙应时的生平记录和相关交游资料,探寻其思想性格的形成过程。在成长经历方面,孙应时深受余姚孙氏重孝、实干家风的影响,从而形成重视事亲、实干和改过的思想性格;在教育经历方面,孙应时兼学于陆九渊和朱熹门下。在问学过程中,陆九渊对孙应时进行的是爱国、躬行的思想教育;而朱熹对其的教导主要包括自省和实干两个方面。第二章为孙应时的思想研究。通过研读孙应时《烛湖集》中论述思想主张的诗文,分析其理学思想及文学思想方面展现出的特点。孙应时的理学思想包括顺时应变、躬行履道的实干思想和量力守分、简静自养的自省思想两个方面;文学思想包括轻文重道和“人境双清”、“入境相称”的创作主张。第三章为《烛湖集》诗歌研究。此章主要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这两个方面入手。思想内容方面,孙应时的诗歌可以分为忧国爱民的济世情怀、深情厚谊的亲友寄赠及简静自修的人生追求三个大类;艺术特色具有议论妥帖、古朴自然;明丽轻快、语意清远和修辞方式丰富等特点。第四章为《烛湖集》散文研究。孙应时的散文在思想内容上主要可以分为崇儒论史的议论散文、述事写人的记叙散文和传情达意的抒情散文三类,而其散文的艺术特色则包括了议论记叙抒情融为一体的语言、真挚浓烈的情感和诗文风格比较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