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应时及《烛湖集》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应时,字季和,浙江余姚人,时人称之“烛湖先生”。在南宋纷繁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下,孙应时以廉洁仁厚的品质和过人的才干得到了世人的推崇,其兼学、调和的思想特点和丰富的人生经历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状况都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并没有给予孙应时及其文集《烛湖集》太多重视,不仅缺少对孙应时诗文的关注,对于其学术思想更是未曾有过系统的研究。本文以孙应时为研究对象,采用知人论事和文本分析法,结合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对孙应时及《烛湖集》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从思想性格、学术思想和诗文创作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梳理三者的发展过程,并发掘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展现孙应时学术思想的价值、文学创作的特质和南宋前期社会的风貌。第一章从孙应时的成长经历和教育经历两方面入手,通过研读孙应时的生平记录和相关交游资料,探寻其思想性格的形成过程。在成长经历方面,孙应时深受余姚孙氏重孝、实干家风的影响,从而形成重视事亲、实干和改过的思想性格;在教育经历方面,孙应时兼学于陆九渊和朱熹门下。在问学过程中,陆九渊对孙应时进行的是爱国、躬行的思想教育;而朱熹对其的教导主要包括自省和实干两个方面。第二章为孙应时的思想研究。通过研读孙应时《烛湖集》中论述思想主张的诗文,分析其理学思想及文学思想方面展现出的特点。孙应时的理学思想包括顺时应变、躬行履道的实干思想和量力守分、简静自养的自省思想两个方面;文学思想包括轻文重道和“人境双清”、“入境相称”的创作主张。第三章为《烛湖集》诗歌研究。此章主要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这两个方面入手。思想内容方面,孙应时的诗歌可以分为忧国爱民的济世情怀、深情厚谊的亲友寄赠及简静自修的人生追求三个大类;艺术特色具有议论妥帖、古朴自然;明丽轻快、语意清远和修辞方式丰富等特点。第四章为《烛湖集》散文研究。孙应时的散文在思想内容上主要可以分为崇儒论史的议论散文、述事写人的记叙散文和传情达意的抒情散文三类,而其散文的艺术特色则包括了议论记叙抒情融为一体的语言、真挚浓烈的情感和诗文风格比较三点。
其他文献
自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中国大陆的局势越来越紧张,南洋地带的华侨的反日情绪与日俱增。1936年10月初,鲁迅、矛盾、巴金、洪深、冰心、周瘦鹃、包天笑等21位文艺界代表人物共
元杂剧寒士发迹作品敷演了下层文人由穷困到富贵、由卑贱到显达的仕途发迹故事,是对寒士处境的艺术写照。这一类较为典型的杂剧,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但相关的整体研究并不多
介绍了中铝东南铜业有限公司铜冶炼污酸处理工序改造情况。原污酸处理工序采用一次性脱铜脱砷工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污酸原液铜含量异常超高时会导致硫化滤饼中的铜含量超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给予奥曲肽0.05mg/h持续静脉滴注,奥美拉唑4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次/d。患者出血停止后奥曲肽用量逐渐减少
刘廷玑在清康熙年间颇有诗名,当时的王士祯、宋荦、高士奇、吴之振等人都为其诗集作序。《葛庄编年诗》是刘廷玑晚年整理旧作而成的一部诗集,收入诗歌1974首,记录了他长达36
司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目前學界封其史學巨著《资治通鑑》的研究成果颇璺,但封其詩文集的研究成果则非常少。本文重点探究司馬光詩文集在宋代、明代、清代的刊
本论文的撰写主要依托三部《汶上县志》,分别为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编《汶上县志》、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编《续修汶上县志》和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编《再续
人体动作中包含了丰富的肢体语言和情感色彩。利用人体动作进行人机交互,可使用户获得更加自然、高效的交互体验。然而,人体动作具有高度复杂性和风格多样性。随着人们对动作
班级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对学生的身心有着重要的影响。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班主任教师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因此,班主任要注重日常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培
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缩,因此向海要地、填海造陆已成为缓解土地资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早在13世纪初,荷兰就开始大规模围海填海,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