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期、育苗基质和氮、磷、钾肥施用量对三七种苗生长及质量的影响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2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阴生草本植物,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量较大,为我国名贵大宗中药材。优质的三七种苗是三七栽培的关键,为适应三七生产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新产区的要求,探究三七育苗的优化条件,本试验设置了在贵阳地区适宜的三七育苗播种时期、不同基质配比以及“3414”测土配方施肥对三七种苗生长和质量的影响,为培育出健康、优质的三七种苗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连续2年的播种期试验结果显示,在贵阳地区1月和2月较适合三七种子的播种。2019年1月和2月播种的三七种苗株高、主根粗、叶面积、壮苗指数、存苗率以及SPAD值都显著高于3月播种的三七种苗,而发病率趋势相反;2019年和2020年1月、2月播种的三七苗均长势良好,且SPAD值无显著差异。2020年1月和2月播种的三七苗其主根粗、壮苗指数及生病率整体高于2019年1月和2月播种的三七苗,株高、地上部鲜重,叶面积趋势相反。(2)以蚯蚓粪、椰糠、草炭为主要基质原料,可得到适合三七种苗生长的复配基质。椰糠组:T5(椰糠:草炭:蛭石:生土=0.5:1.5:1:1)、T6(椰糠:草炭:蛭石:生土=1:1:1:1)、T7(椰糠:草炭:蛭石:生土=1.5:0.5:1:1)、T8(椰糠:蛭石:生土=2:1:1)(V:V)容重较小,孔隙度较大,大小孔隙比接近最优值0.5(T5等于0.5),p H值在三七种苗生长适合范围内,有机质含量高,全氮、全磷、有效磷、碱解氮与CK(草炭:蛭石:生土=2:1:1)(V:V)相近。三七种苗的生长与复配基质理化性质存在密切联系,且基质的各理化指标对三七种苗的壮苗指数影响较大。CK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a+b的含量最高,T5、T6与之接近。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均以CK最高,T5、T6次之,胞间CO2浓度(Ci)以CK最低,说明CK、T5、T6的三七种苗光合作用较强。T5、T6、T7、T8的隶属函数值综合排名均高于CK,其中T5排名最高,T5的根鲜重、地上部鲜重、根冠比、壮苗指数、G值均优于其它处理,分别较CK提高了34.84%、12.5%、14.58%、84.05%、37.5%。说明T5的理化性质较适合三七种苗生长,培育的三七种苗生长情况优于CK(草炭:蛭石:生土=2:1:1)(V:V),适合作为三七育苗的复配基质配方。(3)通过“3414”田间施肥研究,可得出本试验条件下三七种苗最佳施肥配比和最佳施肥量。试验用地地力贡献率为53.7%,则本试验用地土壤肥力较低,对各指标进行缺素分析显示,三种肥料的首要影响因子是K肥,其次为N肥和P肥。动态取样结果显示,施肥可显著促进三七种苗的生长和质量,且在不同的生长时期三七种苗各生长和质量指标的N、P、K需肥水平不同。合理的施肥配比对三七种苗根鲜重、壮苗指数、根冠比的增长作用较大;生理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处理11(N3P2K2)、处理6(N2P2K2)、处理10(N2P2K3)的CAT活性相对较高,处理1(N0P0K0)和处理2(N0P2K2)的CAT活性相对较低,反之,MDA含量相对较高。10月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a+b含量以处理11(N3P2K2)最高,不施肥处理1(N0P0K0)最低。SPAD值以处理11(N3P2K2)最佳,以不施肥处理的SPAD值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可得处理11(N3P2K2)、处理3(N1P2K2)、处理6(N2P2K2)光合作用较强,有利于三七种苗的生长和质量的提高;由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得出,施肥配比为处理3(N1P2K2)时三七种苗生长和质量最好,其次为处理2(N0P2K2)和处理12(N1P1K2)。结合隶属函数法和N、P、K单因素施肥效应方程,最终得出本试验地三七种苗的最佳N、P、K施肥配比为N1P2K2,最佳推荐施肥用量为N肥6 kg/667m2、P肥8.64kg/667m2、K肥14.22kg/667m2。
其他文献
腐乳作为中国传统发酵食品,有着独特的风味,其质地柔糯、营养丰富,含多种人类必需氨基酸。目前,对腐乳品质的研究大多以感官评价为主,其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对品质的判定存在差异,无法实现数值化腐乳品质指标。腐乳的质构特征能直观体现腐乳的品质,为量化腐乳品质指标,提升腐乳生产品质,研究通过探究白坯含水率、盐坯含盐量、白坯间距、发花温度、发花湿度、发花时间、腌制时间、接种量、发酵温度9个单因素对风味腐乳坯体质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水稻的产量不仅有所需求,同时也对其稻米品质要求有所提高,因此,培育出产量高并且稻米品质较优异的品种日益受到重视。CRISPR/Cas9编辑技术可对个别性状定向改良,从而获得性状极优的品种。香型优质稻大粒香稻米品质优异,外观靓丽,气味清香,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同时存在易感稻瘟病的特点,改良其稻瘟病抗性且又保持大粒香优异的米质是本试验要达到的目的。本研究利用CRISP
碳纤维增强尼龙6(CF/PA6)复合材料具有相对密度小、比强度大、比模量高等特点,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防腐设备、体育器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CF表面光滑且呈化学惰性,导致CF/PA6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能差而限制其应用范围。因此,通过在纤维表面涂覆含活性官能团的上浆剂,增强CF与PA6的界面强度,提高CF/PA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通过三乙烯四胺(TETA)、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BADGE)
小麦条锈病是危害小麦产量和品质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抗条锈病品种的选育是当前防治小麦条锈病最为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对贵协3号多年多点的抗病性鉴定发现其对条锈病流行小种CYR34表现为免疫至近免疫。为了对贵协3号携带的抗条锈病基因进行定位,本研究以贵协3号和高感条锈病品种Avocet S(AVS)进行杂交,构建了重组自交系(RIL)群体。运用集群分离分析法结合转录组测序(BSR-Seq)、以及小麦5
稻田种养是人类通过传统的稻田养鱼发展稻至今为稻渔综合种养,又根据水产品的生活特性,开挖不同的稻田工程,如双埂大边沟、垄稻沟坑、平板模式,形成良好生态循环系统,稻、鱼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了稻田综合种养。可养品种有鲤、克氏原螯虾、蛙、鳖等水生生物。2017-2019年间在播州区通过双埂大边沟、垄稻沟坑、平板模式三种模式开展稻田种养,田间试验、实验室检测、问卷调查、查阅相关资料可得:双埂大边沟稻鱼种
贵州省山清水秀,环境条件好,气候条件适宜多种特色珍稀食用菌生长。贵州省将食用菌产业列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脱贫攻坚的“五大”发展产业,食用菌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但是,目前对贵州省主要栽培食用菌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与健康风险评价的研究依然较少。本研究从贵州省黔西南州,遵义市和毕节市62家种植食用菌的企业中抽取了5种栽培食用菌及其栽培基质,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其中的铅(Pb)
磷石膏作为生产磷酸和磷肥的工业固体废弃物,我国磷石膏年产出量和累积存量巨大,对生态环境和磷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随着国家大力提倡和督促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我国磷石膏年利用率逐年上升,但目前也仅为40%,每年仍有超过一半以上的磷石膏未得到妥善处置,其造成的危害并未得到实质性缓解。基于此,本文提出利用磷石膏制备装配式磷石膏-混凝土组合墙板,应用于钢结构建筑领域,并对其抗震性能开展研究。首
论文对XEN虚拟机内存安全隔离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分析云计算,虚拟化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及安全架构模型基础上,深入分析Xen虚拟化原理和Flask安全框架的相关理论与技术,针对当前云计算、虚拟化技术所面临的安全风险,特别是访问控制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内存安全隔离与身份认证的方法,以有效防护因访问带来的安全风险,为云计算的可靠运行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保护模式。论文首先介绍了Xen内存虚拟隔离,
通过将高特异性抗原抗体或核酸适配体与比色法相结合而构建的比色分析模式,具有特异性高、可视化、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等优点,已成为检测生物分子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为提高检测灵敏度,信号放大技术在比色传感器的构建至关重要。本文旨在结合比色传感技术和酪胺信号放大、酶辅助信号放大及无酶信号放大等策略,构建几种新型比色传感分析模式实现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提高分析的灵敏度,降低检测限。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中涌现出了海量的文本数据,如何从这些文本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主题信息是文本挖掘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内容。该领域中的文本聚类算法因其自动化处理能力较高,常被用来发现大数据中的热点主题以及事件。传统的文本聚类大多面向单个来源的文本集,但随着文本信息平台的增多,仅对单源文本集进行主题聚类分析已不满足时代的需求,文本聚类开始重视对多源文本集的主题聚类分析。多源文本数据集的结构复杂,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