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翻译一直在翻译界很受重视,但对于诗歌翻译一直存在着很大分歧。本文作者认为要翻译出好的诗歌,建立起完善的诗歌翻译的理论体系,就应对中英两种诗歌的自身特点,中英文诗歌创作方法有所了解。本文作者认为诗歌是人类文学的最高形式,将语言艺术发挥到极至,即将语言的各大要素的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诗歌是展现美的,故此诗歌翻译就是要将诗歌的审美价值发挥传达出来。诗歌翻译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充分了解两种语言在表现审美价值上都有哪些途径,尽自己的能力使它们的审美价值在翻译中体现出来。 因此本文的作者站在翻译美学的角度上,从中英两种语言的诗歌是否能在审美的角度上达到统一和融合入手,通过对中西美学,中西诗歌美学的大量史料,著书立说上深入研究分析,在对中西诗歌的分析体会中,本文作者欣喜地发现,中英诗歌可以在审美的高度上达到统一,那就是在意象和意境上达到一致。 在对意象和意境的内部结构分析研究中,本义作者采取了中西给合的方法,将西方的条目分析的研究方法和中国式的宏观统一的方法结合起来。通过使用这两种研究方法,我有了丰厚的发现:意象是最小的审美单位;意象又分为单一意象和组和意象。在一首涛中有一个整体意象,这是不同的单一意象,采用不同组合方式所达到的整体效果。整体意象在构建起意境的主干之后,还会化成实境和虚境。实境指客观世界,虚境是指感情世界和想象世界。大家所关心的涛歌形式,音律,韵脚,修辞平段,经本义作者的分析研究,都是为意象和意境服务的,故而都是意象的内部构成因素。意象各个·因素在一首诗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的处于前台主导地位,有的处于后台辅助地位,但它们都在积极发挥它们的作用,都是为整体意象和意境而服务的。从而使本义作者构造出了意象和意境的构造图。 本文的第三章以绝句为例,对意象和意境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如何表现意象和意境的美学特征有所了解。本文作者之所以以绝句为例,其一是囚为在唐代,有关意象和意境的论述意境被明确地提出来了,以后发展成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和实质。其-二是因为绝句只有20或28个字,在这有限的空间却能容纳无穷的内容,深受大家的喜爱。美国意象派师从唐人绝句的意象艺术,在西方诗歌发展史上有过不小的贡献。二是通过它们的实践,显得感到意象和意境结合的重要性。 本文第四章通过对绝句翻译的个案研究,发现意境和意象协调好的译者,译作美学价值高些,与原文在美学家之上更为接近,或者发挥了英语的能动性,将汉诗潜在的美学特质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本文结论部分,通过前面三章的分析,自然得出结论,站在翻译美学的角度上,意象和意境应是绝句翻译缩影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