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真理及其认识---迈蒙尼德哲学基础探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1213c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世纪著名犹太哲学家迈蒙尼在其著作《迷途指津》及《密西那托拉》中力图从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出发对启示传统的思想内涵做出哲学阐释,相应于哲学传统的"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基本思想,迈蒙尼阐明了启示传统中的两大重要问题,这两大问题的解决共同揭示出迈蒙尼德哲学以及启示传统不同于希腊哲学传统的思想立场和思维维度,由此奠定起迈蒙尼德哲学的思想基础.迈蒙尼德通过与亚里士多德哲学相比较而对启示传统的思维维度的进行论证.迈蒙尼德接受亚里士多德哲学运用于经验世界的有效性,但迈蒙尼德同时坚持启示传统的世界观及其思维方式.由此,迈蒙尼德最终在本体与认知两个层面上共同确立起启示传统的思维维度,综合此两方面,可以看到启示传统的思维维度与希腊哲学的思维维度的鲜明对照,但这两重思维维度并不处在直接的矛盾关系中,而是彼此之间既存在一定张力又有互补性.两重思维维度及其关系出没于迈蒙尼德哲学思想中,它们也体现出两希文明之间的一个基本关系结构.
其他文献
从结合经验历史哲学与政治实践意图角度出发,哈贝马斯用具有历史现实性和理论抽象两方面品格的“公共领域”概念,建构他反思当代西方社会的分析范型和批判准则.一方面,他对公
财政分配体现的是一种利益关系,财政分配公正则是调节人们之间政利关系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财政分配公正的实现直接影响一个国家财政制度的运行绩效,影响着社会公平的真
梁漱溟先生把文化定义为"民族生活样法",其要义在于点出了文化"和而不同"即"摄文化的普世共性归民族个性"的本质内涵.在中国文化这个特定的文化参照系统中,文化与文明基本上
文章考察了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历史渊源和后继发展,结合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里提出的不同见解,指出了罗素理论的优点、缺点及不足,并对罗素一些自相矛盾的观点和一些学者对罗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