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国外研究发现肥胖减重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患病率较高,且不同研究之间NAFLD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目前尚缺少中国肥胖减重患者基于肝活检诊断的NAFLD患病率及其风险因素的研究。本研究将通过肥胖减重患者肝脏组织学病理评估,探究肥胖患者NAFLD的患病率,及其与肥胖合并症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采用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国外研究发现肥胖减重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患病率较高,且不同研究之间NAFLD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目前尚缺少中国肥胖减重患者基于肝活检诊断的NAFLD患病率及其风险因素的研究。本研究将通过肥胖减重患者肝脏组织学病理评估,探究肥胖患者NAFLD的患病率,及其与肥胖合并症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08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减重手术,且术中行肝活检的184例肥胖患者资料。根据SAF评分系统对患者NAFLD的患病情况进行诊断。分析患者人口学资料、人体测量结果、实验室检查、肥胖合并症(T2DM、高血压、血脂异常)与NAFLD和NASH(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相关性。结果:通过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164例纳入此项研究。其中女性101例(61.6%),男性53例(32.3%)。平均年龄29.5(±8.2)岁,年龄范围为14-60岁。平均BMI39.4(±7.7)kg/m~2,BMI范围27.8-73.5 kg/m~2。164例肥胖患者中,NAFLD 151例(92.1%)。13(7.9%)例患者脂肪变性<5%。NASH为77例(51%)。纤维化分期≥F2的5例,其中一例纤维化F4期(0.6%)。高水平ALT是预测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AST和体脂量(%)则是预测NASH的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与肝活检相关的并发症。结论:研究发现肥胖减重患者的NAFLD、NASH和纤维化的患病率较高。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肥胖患者ALT、AST及体脂率的水平,发现其异常升高时应考虑到是否患有NAFLD的可能性。术中肝活检对于了解肥胖减重者NAFLD患病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急性期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的自然病程发展及认知功能与脑生化代谢水平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研究纳入131例急性期MDD患者(MDD组)和39例健康对照(HC组),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基线期临床评估、认知功能测试及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目的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对不同年龄段雌性食蟹猴进行骨量和身体成分定量测定,探究雌性食蟹猴骨量和身体成分年龄变化趋势,分析不同年龄段身体成分对骨量的影响,并探究食蟹猴DXA测量的精密度。为以食蟹猴作为疾病模型的骨量和身体成分相关研究提供数据参考。方法纳入112只健康雌性食蟹猴,按照年龄将其分为四组,分别为少年组(1~4岁,n=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评估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后予成功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脑血流情况,并探讨术后三天脑血流状况与术后颅内出血和3个月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纳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02月27日至2020年11月30日行血管内治疗并术后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
目的:1、结合机器学习与影像组学特征构建鉴别APA与IHA的模型并进行验证,为原醛症外科手术或其他治疗方式提供决策依据。2、比较Lasso-SVM、Lasso-Logistic两种机器学习模型与传统CT影像检查在鉴别APA与IHA中的价值。方法:运用影像组学方法从101例PA患者CT增强影像中提取患侧肾上腺特征,通过最低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模型对影像特征进行筛选,并依据所选特征通过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kinase insert domain receptor,KDR)rs6838752、rs2071559、rs2305948、rs1870377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
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本身作为极高危患者,具有入院基础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水平高且常规降脂药物治疗难以达标的特点,残余风险高,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而PCSK9抑制剂不仅在降脂方面展现出极大的优势,还可以降低心血管风险。但既往研究并未阐明PCSK9抑制剂与ACS患者靶血管(target ve
目的:根据预后危险分层以及临床医疗实际情况,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治疗包括甲基化药物(Hypomethylation agent,HMA)、化疗、靶向药物和免疫调节剂等不同机制的药物单独或联合HMA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以及最佳支持治疗(Best support care,BSC)等。去甲基化药物主要包括阿扎胞苷(Azacitidine,AZA)、地西他滨(D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