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漫长的数千年中,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之外的诸种教育实践活动以最隐蔽、最持久、最自然的方式和谐地寓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有效地传承着民族文化模式及其生活方式。可以说,学校之外的教育无时无刻不在以最佳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完成其教育功能。占里生育自觉的有效传承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范例。本文通过对占里生育自觉的历史与现状的考察发现,占里生育自觉的教育传承以家庭、节日、集会等作为主要的教育契机,秉承自然之道,既可拓展道德教育空间,又可提供有意义的道德教育内容、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而这正是占里在以多子多幅、以子为贵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生育文化的大背景下以及学校道德教育缺失的情况下维持其生育自觉得以有效传承的根本所在。占里生育自觉的教育传承是促进个体内化既定社会道德规范的极为典型和成功的范例,这无疑为研究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通过对占里的生育习俗、生育制度、生育信仰等层面的剖析,论述生育自觉得以有效传承的前提保障及其教育方法,解读其蕴含的教育之道。这与学校道德教育所遵循的教育机理是相似或相通的,对深化学校道德教育理念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学校道德教育建设必须具备自觉意识,不仅要从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角度来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要从国家建设的高度、世界文明进步的高度,以及从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反省和创新道德教育。同时,占里生育自觉的传承过程中蕴含了诸多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这为充实学校道德教育实践提供了些许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