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贵海洋中药海龙,为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海龙目、海龙科鱼类。生药海龙为海龙科动物尖海龙Syngnathus acus、拟海龙Syngnathoides biaculeatus、刁海龙Solenognathus hardwickii的干燥体(《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其性甘、温,归肝、肾经,有温肾壮阳、散结消肿的作用。主要用于阳痿遗精、癥瘕积聚、瘰疬痰核、跌打损伤等症的治疗;外治痈肿疔疮。海龙始载于清《本草纲目拾遗》,其中记载海龙功同海马而倍之。海龙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古往学者对海龙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生药形态鉴别、化学成分以及粗提物的药理活性等方面。此外,也有少量关于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面的报道。正品海龙因资源稀缺,不易获取,现市场上出现较多的伪品,如粗吻海龙Trachyrhamp husserratus(Temminck et Schlegel)、宝珈海龙Kaupia boaja (Bleeker)、棘海龙Halicampuskoilomatodon (Bleeker)、贡氏柄颌海龙Solenognathus guntheria (Dunker)等。为全面有效的控制海龙质量,本课题根据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技术指导规范,拟对生药海龙进行系统的质量标准定性研究,这为海龙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对收集到的27批不同产地及物种的海龙进行了系统的定性研究。主要包括鉴别项和检查项。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形态与显微鉴别:对药典收录的刁海龙、拟海龙、尖海龙三种基原海龙,以及常见的易混淆品粗吻海龙和宝珈海龙进行了详细的性状描述及鉴别,可从外观粗略区分各物种;此外,还对正品海龙及常见伪品粗吻海龙和宝珈海龙的粉末进行了显微鉴别,从横纹肌纤维、骨碎片、皮膜碎片和胶原纤维方面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2.色谱鉴别:主要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和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通过薄层条件的全面考察,建立了简单快速的专属性薄层鉴别方法,可以区别正品和伪品海龙。此外,对收集到的各个物种进行了规范化的指纹图谱研究,通过色谱条件优化和系统性试验研究,建立了不同海龙的HPLC参照指纹图谱;同时,对所建立的海龙参照指纹图谱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证实,该指纹图谱可用于海龙真伪的简单区分。3.检查项:按《中国药典》一部要求对海龙药材进行了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浸出物和稀醇浸出物的检查,以及重金属(铅、镉、砷、铜、汞)的含量测定;并根据测定结果对各项作出了合理的限量规定,水分不得过14.0%;总灰分不得过3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二;汞不得过千万分之二;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4.0%;60%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