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ClpB和ImpM基因的致病性及氧胁迫条件下全蛋白的表达分析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1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国内不少地方相继爆发了水稻细菌性褐条病,Acidovorax oryzae是引起该病害的病原细菌,病菌中的六型分泌系统(T6SS)可能与其致病性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ClpB和ImpM基因是A.oryzae T6SS中的重要基因,ClpB基因通过ATPase的水解作用供能,来完成泌出蛋白的运输过程,ImpM基因通过控制效应蛋白的分泌,阻止病原菌在寄主上的有效定殖。但国内外对ClpB和ImpM基因是否与其致病性相关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突变体,发现突变体菌株△ClpB和△ImpM致病性丧失,且影响菌体胞外多糖的形成、含量及毒性,实验证明T6SS中的ClpB和ImpM基因在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致病性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通过控制胞外多糖因子来调控致病性。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通常暴露在复杂的自然环境当中,在逆境环境中通常需要一系列快速、适应性强的蛋白调控菌体使其保持活性及毒性,本实验通过农药百草枯模拟氧胁迫逆境环境来研究病菌蛋白表达差异,为进一步揭示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的致病机理及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蛋白ABCtransporter、Chaperone protein DnaK、30S ribosomal protein、Superoxide dismutase、OmpA/MotB等仅在氧胁迫条件下表达,细菌诱导某些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蛋白质形成,推测可能与A.oryzae病菌在逆境胁迫下的致病性相关,其中OmpA/MotB是T6SS的核心蛋白成分,说明T6SS很有可能参与其致病过程。
其他文献
中zhōng医yī外wài科kē学xué surge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重点研究以人体体表和窍道为主要表现的外科疾病证治规律及预防保健的一门临床学科。  肌jī肉ròu muscle 附着于骨骼或内脏,具备收缩能力的柔软的、有弹性的组织。  前qián阴yīn external genitalia 男女外生殖器与尿道口的统称,是
中国是一个世界瞩目的决泱大国,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是一日三餐,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隶属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世界性农业害虫。该虫寄主范围广、适应能力强、繁殖力高且
目前,宁夏湿地生物资源的报道中仅见于植物和野生动物,而对于昆虫的研究极少。基于湿地昆虫对湿地的重要性,作者在2007年5月-10月对宁夏银川市湿地昆虫资源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以期
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产生了严重的“3R”问题(即抗药性Resistance,再猖獗Resurgence,农药残留Residence)。从植物中寻找对有害生物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物,经分离、提纯或作为人工合成新农药品种的模板已成为当代农药研究的经典。鸦胆子在医药、农药等多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对鸦胆子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的建立、鸦胆子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初代培
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储粮害虫,除直接造成的危害外,其成虫身上的臭腺能分泌含有苯醌致癌物质的臭液,使被害物产生腥霉臭气,面粉被害则结成
“情感内容并不仅是来自某种偶发性.”吴兆铭向美国《国际艺术家》杂志编辑珍妮费·琼解释道,他是如何将基于偶发性的情感与理性控制的决定相结合,使画面具有情调.rn吴兆铭的
期刊
倪元璐与颜真卿的书法都呈现出“尚奇”的风格特征,这一审美上的同构性不能简单归结为后学的继承.实际上,他们对“尚奇”审美理想的主张和实践有着多重原因.同时,挖掘倪、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