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民卡是近年来的新兴卡种,对于政府部门服务民生、建设智慧城市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项目的顺利建设对于主管部门而言也符合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而威海市商业银行作为市民卡项目执行的主体之一,在启动这一项目并推广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种种的风险。因此,如何在项目运营过程中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并及时采取措施管控风险,对项目顺利平稳运行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对智慧城市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国外关于银行业风险管理理论和国内银行业风险管理及市民卡的研究现状,在熟悉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介绍威海市民卡项目的概况、威海市商业银行概况,了解了项目一期运营的现状;将项目整体风险作为一级风险,采用德尔菲法识别出本项目运营过程中已经发生的和可能涉及的二级风险和三级风险,二级风险主要有五项,分别为操作风险、声誉风险、技术风险、投资风险、合规风险。三级风险共涉及卡标准不统一、项目投资大、市民卡业务流程不科学、公众投诉等十五项因素,本文逐个对风险进行了分析,为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支撑。然后,以风险识别的结果为依据,建立市民卡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数学原理,建立威海市商业银行市民卡项目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重点收集专家数据并进行分析,以确认二级风险和三级风险的权重和风险等级,用于对威海市商业银行市民卡项目进行风险评价。通过模型测算得出结论认为,该项目一级风险评价为较高风险,整个项目的风险分析结果显示为一般,即项目风险虽处于可控阶段,但对其进行管控具有很大的必要性。而二级风险评价结果中的技术风险、投资风险、合规风险的评价落在一般风险上,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的评价为较高风险。三级风险评价中,市民卡相关的领卡、激活流程、公众投诉和市场传言的风险评价分值高,这些风险的存在对威海市商业银行市民卡项目的影响较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最后,对识别出的风险分别提出应对措施及建议。对操作风险采取加强培训和管理、优化市民卡业务流程的应对措施;对声誉风险采取建立应急预案、完善投诉机制的应对措施;对技术风险提出了提升安全等级、建设安全保密制度等建议;对投资风险提出招投标降低费用的建议;对合规风险提出优化凭证管理和关注政策变化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