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地区高压气井溢流机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un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加速天然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川东北地区作为四川天然气资源重点探区之一,也是“川气东送”工程资源接替的重要阵地,加快川东北地区天然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意义重大。由于川东北地区陆相高压裂缝性储层地质条件复杂,钻井过程中常常钻遇储层裂缝,容易导致突发性溢流,出现溢流情况后井控难度大,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迫切需要对该地区溢流机理展开深入研究。本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多相流理论研究与井控理论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川东北地区陆相高压裂缝性储层特点,对溢流的侵入、发生、发展及地面控制等过程展开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部分研究工作:(1)广泛调研和总结了多相流理论研究、井控理论研究及裂缝性储层气侵溢流研究的进展。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川东北地区高压气井钻井过程中容易遭遇突发性溢流、处理难度大等特殊井控问题,据此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及思路。(2)开展了川东北地区地质特征分析。从川东北地区地质构造、储层条件和岩心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川东北地区陆相高压裂缝性储层面临的复杂地质条件,发现该地区主要溢流层段为自流井组和须家河组,井深为4500-5500m,且表现为溢漏同存,钻井现场典型溢流井特征为后续井筒溢流侵入模型与压力分布规律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基础地质参数与工程参数。(3)建立了井筒溢流动态侵入模型。在分析川东北地区陆相高压裂缝性储层溢流条件和溢漏规律的基础上,利用气体渗流理论建立了溢流发生时的侵入量计算模型,并利用川东北地区典型溢流井进行了实例计算,揭示了溢流的侵入及发生机理。(4)开展了井筒压力分布规律研究。根据前述建立的溢流侵入量计算模型,基于漂移流模型和气液两相流理论,建立了溢流井筒气液两相流数学模型,并借助计算机编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该模型,认识地层气体侵入井筒后从重力置换溢流向欠平衡溢流转换并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5)开展了井筒气体运移规律实验与仿真研究。根据相似理论设计并搭建了气侵溢流实验系统台架,真实观测气体侵入井筒后的运移规律及井底压力变化情况,发现井筒流型变化主要受初始气侵速度的影响,井底压力在气体侵入瞬间激增;同时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验证,实验与仿真结果吻合。(6)开展了川东北地区陆相高压裂缝性储层压井工艺研究。通过前述对溢流发生及发展后井筒特征变化的认识,分析了正循环法、反循环法和置换法等常规堵漏压井工艺技术,并结合川东北地区陆相高压裂缝性储层溢漏特点和压井工艺影响因素展开了堵漏压井方法适应性评价,建立了适合川东北地区陆相高压裂缝性储层的堵漏压井方法选择流程。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工作为川东北地区陆相储层钻井现场溢流认识与压井施工的科学选择提供了可靠依据,并对实现我国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天然气资源的安全、平稳、高效开发产生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中小家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有着特殊的贡献,数量增长较快。在运营过程中,面临融资困境。本文在利他理论的基础上,就造成中小家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旨在为解决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热塑性聚酯,具有优良的坚韧性、耐磨性、电绝缘性、耐化学药品性。使用PET制备的涤纶纤维产量占全球纤维总产量的50%以上,且占比数
目的提高对小儿睾丸扭转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睾丸扭转的临床资料,年龄4~15岁,平均8.5岁。左睾丸27个,右睾丸15个。初诊时间<6h10例,6~24h26例,6例超过24h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
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明显差异、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联系、民族认同对国家认同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民族认同如何影响了国家认同;从如何认识国家认同与爱国主义的区别、国
在蔬菜的整个生长期间,如果发生病虫害,就会影响蔬菜的质量,因此,掌握病虫害发生的规律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技术,可提高蔬菜的质量。本论文针对秋季度十字花科
清初王渔洋以神韵诗歌创作及理论领袖文坛,同时他也是一位富有成就的小说家,他的小说作品数量庞大、类型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刻。他不但写小说,而且评小说,作为评点《聊斋志异
伴随着互联网的急速发展,阿里、京东、腾讯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企业已经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电商帝国,他们不仅为用户提供方便的购物体验,同时还大大带动了快递物流业的发展。时至今
“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词语之精华,文化之结果。历来学用成语是识字学文、提高素养、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1】成语因其言简义丰不仅被广泛运用于人们日常的表达与交流中,而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海洋权益不断受到挑衅和威胁,围绕资源争夺、岛礁主权、海域划界等的矛盾争端日益加剧。在这样的宏观环境背景下,我国不仅要发展海洋经济,更要建设成为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