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融券交易机制是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交易制度,灵活的做空方式使得证券市场流动性更强,资产的定价效率更高。我国引入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已有近七年,期间标的股票先后经历了四次扩容以及转融通机制正式开始运行,均说明交易机制在逐渐发展完善,但是在我国证券市场还不成熟以及相关监管机制还不健全的背景下,两融交易对股票的定价效率又会产生怎样的实际影响,以及该交易是否通过对投资者情绪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的影响股票的定价效率,这些问题的研究对完善我国证券市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的实证研究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分别选取纳入交易标的的股票作为实验组,非标的的股票作为控制组,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在剔除系统性因素的影响之后,两融交易对股票定价效率的净影响是怎样的;第二步,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出发,将投资者情绪的影响考虑进来,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并且选择融资融券交易指标作为构造投资者情绪指标的源指标,检验投资者情绪是否受到了融资融券的显著影响;第三步,将投资者情绪与股票定价效率做回归,分析投资者情绪是否在融资融券背后产生了潜在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融资融券交易显著的提高了对市场负面信息吸收的程度和速度,但并没有改善股票整体的定价效率,股票对市场正面信息吸收没有显著的变化。同时融资融券交易增加了个股的波动性,虽然个股收益率暴涨的风险提高,但暴跌的风险得到了控制;当前我国融资融券的交易机制还有待完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两融交易严重失衡的问题,由此造成市场整体上呈现出融资交易对投资者乐观情绪的助涨作用;将融资融券交易指标作为源指标构建投资者情绪复合指数后,投资者情绪显著性的降低了股票的定价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