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贫困起因复杂、形式多样,是脱贫攻坚的重点也是难点,农村贫困在不占据地理位置优势,发展相对落后,经济体量较小的县域地区更为频发,如何消除类似的贫困并长期巩固脱贫效果需要多方面的投入,其中产业扶贫就是一条经过实践证明可行并具有一定效果的路径,在政府主导、多元主体经积极参与的情况下,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帮助贫困人口参与产业,脱贫致富。近年来,农村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开发项目如雨后春笋,但扶贫效果良莠不齐。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与产业扶贫的文献进行比较分析,围绕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与产业扶贫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寻找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提升产业扶贫效率的可能性。全文以昆明市寻甸县产业扶贫的现状为切入点,寻甸县正积极落实产业扶贫战略,因地制宜选择特色产业,加大政府支持和投入力度,调动社会各界资源积极投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形成特色肉牛产业集聚,并在产业集聚体的不同节点上建立与贫困户合适的利益联结机制,丰富贫困户的增收渠道,普遍提高当地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最终获得提高产业扶贫效率与促进县区经济发展的双赢。同时在实证分析中寻找当前县域农村地区产业扶贫中仍然存在的不足,并从政府、社会、贫困人口本身等维度系统分析造成上述不足的原因。基于上述实际情况的调研和影响因素的分析,介绍好的经验做法,改进不足的地方,最后对完善县域农村地区产业扶贫发展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