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研究对象为高铁、细粒嵌布氧化铜矿,浮选氧化铜矿物需要分离的主要矿物是铁的氧化矿物,其次是硅质类,钙、镁、铝类脉石矿物含量较低,而常见氧化铜矿物浮选主要以钙镁类高碱性脉石矿物为主,与本论文研究对象的脉石矿物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有关高铁、细粒嵌布氧化铜矿的研究报导资料相对较少,论文选择这种类型的矿石为研究对象是非常有意义的。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矿石中铜品位为1.08%,氧化率为60.92%,结合率较低,占4.44%;主要氧化铜矿物为孔雀石和蓝铜矿,硫化铜矿物则主要以次生矿物辉铜矿、铜蓝、斑铜矿存在,含量达到了38.89%;铁的含量很高,品位达到了54.17%,但磁性铁含量低,且部分铁以赤褐铁矿存在;主要脉石矿物为硅质类,钙、镁、铝类脉石含量较低;矿石表观特征呈块状,质地较硬,但脆且酥;有用矿物铜和铁结晶粒度细,生成关系复杂。论文研究的重点是解决该铜铁矿资源利用问题,难点是细粒氧化铜矿物的回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铁含量高,铁矿物嵌布粒度细,部分铁被氧化以亲水性强的赤褐铁矿存在,磨矿易泥化;其次,铜氧化率较高,铜矿物嵌布粒度细,生成关系复杂;然后,存在一部分结合铜,虽然含量低,但是可回收性差;最后,矿石磨矿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可磨性好的易粉碎,可磨性差的很难磨细,并且矿石中存在38.89%的次生硫化铜矿物,而次生硫化铜矿物磨矿也易过粉碎。论文研究的思想路线以硫化浮选为基础,通过硫化铜优先浮选、然后硫化浮选氧化铜矿和硫化铜、氧化铜混合浮选探索试验表明:矿石中硫化铜矿物易浮,氧化铜矿物具备可选性;优先浮选效果比混合浮选效果稍好,但是优先浮选流程相对复杂,后续研究则以混合浮选为原则流程进行条件试验。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有用矿物铜和铁结晶粒度细,细磨是很有必要的;调整剂碳酸钠对提高铜的回收率具有显著的影响,水玻璃可以起到一定作用,推荐调整剂采用碳酸钠与水玻璃的组合;硫化钠可以大幅度提高该铜矿物的回收率,乙二胺磷酸盐组合硫化钠对提高铜选矿指标具有辅助效果,铵盐组合硫化钠、铵盐组合乙二胺磷酸盐和硫化钠对该矿石中铜矿物的活化效果不理想,推荐活化剂采用乙二胺磷酸盐组合硫化钠;筛选多种捕收剂,试验研究最后建议捕收剂采用丁基黄药;精选试验确定了调整剂碳酸钠和水玻璃组合活化剂乙二胺磷酸盐和硫化钠的用药方案;矿石中存在大量的次生硫化铜矿物,这部分矿物的可浮性好,对降低混合浮选药剂用量有益,并通过闭路试验一与闭路试验二的对比发现对可浮性差的铜矿物还存在上浮带动作用。试验最终确定了磨矿细度-200目占90%,相当于-400目占69%,调整剂碳酸钠1410g/t,水玻璃940g/t;活化剂硫化钠2600g/t,7,二胺磷酸盐106g/t;捕收剂丁基黄药260g/t;起泡剂2号油110g/t的低药剂用量下,采用三次粗选、次扫选、三次精选、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试验流程,当原矿铜品位1.14%时,取得了铜精矿产率为4.18%,品位为22.92%,回收率为83.83%的较好指标。闭路尾矿经过高梯度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合并粗选精矿和扫选精矿最终可得到产率为78.68%,品位为61.60%,回收率为89.48%的优质铁精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