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级市场在股票市场中处于基础地位,发行价格的形成过程不仪反映了整个市场的成熟度,也是整个股票市场健康运行和效率提高的基础.尽管可以合理地假设,承销商的目标是平衡股票供给和需求关系,制定出对上市公司最有利的价格,但是,现实告诉我们,IPO存在着明显的折价现象.新股发行定价因兼具理论性和操作性而成为金融领域公认的难题.在理论方面,研究人员从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理论等角度提出了多种各自独立成立的理论;在实践中各国的市场环境又千差万别.因此,系统研究我国的新股发行定价问题,对深入挖掘我国发行市场的内在规律和制度特征,对改革新股发行定价方式、提高股票发行市场效率和完善发行市场功能,以及对提高投资银行核心业务能力、最大化上市企业利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新股发行首日的市场表现、影响因素以及最优股票分发比例(释股比例).本文将在实证研究中通过对我国2001年到2003年第一季度止A股市场IPO的市场表现进行统计分析,以研究我国新股定价是否存在折价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主体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第1章).主要内容包括立论依据、研究框架和研究流程等.第二部分则是制度背景分析(第2章),深入探讨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的演进.第三部分是IPO折价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第3,4章).在第3章是IPO折价的理论综述和解析,第4章则建立初始报酬率和超额报酬率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影响我国新股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公司发行股份的对数、市盈率、发行价等共十一个因素.并从理论上阐释这些因素起作用的原因.第四部分(第5章)从理论上分析IPO和初始释股比例关系,建立模型探讨最优发行价和最优释股比例,通过运用最优化方法,得出研究结果.本文的第五部分(第6章)是研究结论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