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备形貌可控的自组装纳米、微米超微粉已经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论文采用水热合成,水热-溶胶的方法成功制备出纳/微米结构的勃姆石、γ-氧化铝和γ-氧化铝/锐钛矿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合成条件,详细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在水热合成条件下,以油页岩灰渣为铝源,首次制备了微米花型的勃姆石和γ-氧化铝超微粉。反应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控制晶体的生长过程,实现了晶体有序的自组装,从而达到控制反应产物形貌的目的。加入无水乙醇调节反应的速率。制备的微米花型γ-氧化铝材料为介孔材料,可作为吸附剂或催化剂应用,为油页岩灰渣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实验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通过调节初始溶液的pH值,制备出不同形貌的勃姆石产物。产物的形貌分别为:微米花型、壳核结构、纳米立方体、麦粒状和无规则纳米粒子。论文中探讨了pH值对产物形貌和性能的影响。制备的勃姆石产物均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介孔结构,对刚果红溶液有良好的吸附效果。预期制备的勃姆石材料可作为吸附材料应用。此外,采用水热和溶胶的方法制备微米球型γ-氧化铝/锐钛矿复合材料。实验中讨论了煅烧温度,钛酸四丁酯(TBOT)的用量对产物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煅烧温度为600℃。实验中发现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随钛酸四丁酯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但是材料中锐钛矿相的强度随钛酸四丁酯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应综合考虑锐钛矿相的强度和材料的比表面积两个因素。预期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