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地沼泽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这些湿地在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对小兴安岭北部公别拉河流域原生沼泽湿地进行研究,为本区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区域生态建设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1)研究区内的沼泽湿地区域内共有植物29科66属106种,总体来看,科属成分丰富,但科、属内物种数量相对贫乏。科是以北半球温带分布为主的世界分布科和北温带分布科为主,属是以温带性质为主,种是以温带性质和亚寒带至寒带性质分布型为主,植物区系特征属温带性质。同时,本区沼泽植被具有东北植物区和大兴安岭植物区的特征,是典型的交错区。(2)TWINSPAN的分类结果将研究区的植被分为10个群落类型,并且与DCA排序结果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对不同群落类型进行了植物多样性分析得出,公别拉河流域沼泽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乔木群落多样性指数表现为:白桦—乌拉薹草群丛>白桦—柴桦—乌拉薹草群丛;灌木群落多样性表现为:柴桦—五蕊柳—沼泽皱蒴藓群丛>细叶沼柳—五蕊柳—修氏苔草群丛;草本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表现为:小白花地榆—马蔺—修氏苔草群丛>小白花地榆—丛薹草群丛>小叶章—修氏苔草群丛丛>小白花地榆—修氏苔草群丛。总体来看,小白花地榆—马蔺—修氏苔草群丛的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Pielou的均匀度指数(Jsi)较高,而白桦—柴桦—乌拉薹草群丛和小白花地榆-修氏苔草群丛多样性指数较低。对地上生物量研究,得出灌木群落的生物量主要集中在草本层,因其属于原生性沼泽湿地,所以群落的沼泽性和草本性较明显;草本群落均显示出较高的群落生物量,平均生物量为475 kg/hm2;草本群落以及灌木群落的草本层中,生物量主要分配给了建群种,群落中的苔草在群落生物量中占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