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YSCX0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进步已越来越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保持了年均9%的增长速度,创造了经济增长奇迹。在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的探讨中,本文重点对技术进步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对技术进步的内涵、测度方法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后,本文介绍了考虑环境因素的定向技术距离函数,利用其构造了Malmquist-Luenberge指数模型,并计算了中国28个省区1991—2008年的技术进步率,分析了技术进步动态变化、收敛性和区域差异,从而完整的分析了中国各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技术水平的发展。然后分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四个范围,运用知识函数构造了包含中国技术进步的主要影响因素的模型,并利用2000—2008年全国28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实证的分析了技术扩散、研发费用、人力资本、外资活动以及外资活动与人力资本、外资活动的交互项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后中国技术进步率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全国平均技术进步率为2.5%,显著收敛并且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因素。东部地区技术水平的提高最为明显,年增长率为4%,高于中部和西部的2%和1.4%。其中技术进步最快的三个省份是上海、北京、黑龙江。技术进步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国总体来说,技术扩散、研发费用、人力资本和外资活动对技术进步均有促进作用,研发费用、人力资本和外资活动的交互项对当期技术进步水平具有负作用,外资活动是通过竞争而不是技术扩散促进技术进步。各因素对不同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有所差异。研发费用、人力资本和外资活动对东部和中部的技术进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在西部,技术扩散和研发费用的正向作用更为明显。最后本文结合实证结果与中国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加快区域技术扩散、加强自主R&D投资、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合理利用外资的建议。
其他文献
期刊
出口信用保险是政府以促进本国出口贸易而对出口企业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政策性保险。加入WTO后,越南任何形式的直接出口补贴都在禁止之列,大多数用于支持出口的政策措施都在实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大豆的国家,大豆也是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人才开始大规模种植大豆。美国因政府对大豆生产采取了价格支持政策,使大豆生产得到了迅速发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