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空间叙事理论剖析萨拉·沃特斯的作品《灵契》中的空间叙事结构和空间书写,从文本形式空间和文化社会意义两个角度入手,一方面挖掘作者对诗艺空间的建构和增强审美效果的空间实践,揭示空间形式的主题意蕴,一方面深层次探究空间所蕴含的社会文化要素,揭露表征空间中的权力等级秩序,考察被维多利亚主流文化排斥压迫的“另一类维多利亚人”边缘生存的契合处境。第一章首先对沃特斯的艺术成就以及小说内容作简要的介绍,然后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对这部作品的研究现状,同时阐述了弗兰克的空间形式理论和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理论,接着呈现了本论文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最后阐明本论文的结构框架。第二章从文本形式空间角度探索了小说中的空间形式,揭示了“另一类维多利亚人”的边缘生存的相同处境。这一章的分析从双重叙事结构、空间并置、双重改写叙事策略三个层面展开。沃特斯不仅运用双重叙事结构并置了玛格丽特的日记和赛琳娜的日记,而且运用空间并置的叙事策略把米尔班克监狱和玛格丽特的家放在同一水平面比较,并且通过双重改写的叙事策略将维多利亚社会和后现代社会并列地放置在小说中,展开了跨时空对话。这三个层面的整体研究揭示了空间的形式建构和主题内涵,即空间并置不仅增强了小说的审美效果,建构了小说的空间形态,呈现了小说的空间结构,同时也蕴涵着主题内涵——“另一类维多利亚人”边缘化的、沉默无声的、被抹杀的生活处境。第三章聚焦于空间的社会文化意义角度探索性别等级秩序和权力等级秩序的空间表征,挖掘了罪犯、老处女、女同性恋、灵媒、工人阶级等群体的边缘生存状态。这一章的分析从两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考察了在玛格丽特的家和维多利亚社会中的性别等级秩序表征,揭示了性别身份的男权建构导致了老处女和女同性恋者的边缘化、幽灵化和被压迫状态。第二个层面论述了在米尔班克监狱和切尔西之家中的阶级等级秩序表征,揭示了罪犯、灵媒和工人阶级的边缘化生活。因此,本章全面论证了维多利亚时代社会规范在性别等级和阶级等级等方面的建构性和囚禁性。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并肯定了沃特斯对边缘化人群的普遍的人文关怀。这部小说不仅在文本形式上将空间运用到小说的叙事结构中,运用独特的叙事技巧如:双重叙事,空间并置、独具双重改写功能的维多利亚小说类型等,建构起了小说的空间形式,呈现了小说的空间化结构,提高了审美效果,而且在小说内容上将空间作为叙事背景展示小说主题,凸显空间的社会文化意义,书写了空间内的权力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