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上行链路虚拟MIMO系统的用户配对算法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jie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无线信道资源日趋紧张。如何有效地提高信道利用率,成为移动通信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由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在提高系统容量和信道利用率方面表现出的巨大潜力,因此受到了业界的广泛重视,并被3GPP长期演进(LTE)项目列为必选的关键技术之一。在LTE上行链路中,由于受到用户终端体积、成本与功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传统的MIMO技术的实际应用变得比较困难。而虚拟MIMO技术的提出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将具有单个天线的多个独立用户进行虚拟配对,然后通过相同的时/频资源进行用户数据的传输,实现了空间复用增益和分集增益,使整个系统的容量和信道利用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和改善。其中,虚拟MIMO技术的关键部分是用户配对算法,它的优良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系统性能的好坏。鉴于虚拟MIMO技术在LTE上行链路中的巨大应用前景,本文主要针对虚拟MIMO系统用户配对算法进行了研究,并在广泛研究配对算法原理的基础上,对一种SUP半正交配对算法提出两种改进方案。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概括分析了3GPP LTE项目的演进背景,并对LTE系统的网络架构和技术特点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虚拟MIMO技术应用的整体背景。(2)对LTE物理层应用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技术、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技术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进行了大量广泛的基础性研究,涉及到各项技术的基本原理、生成方法、系统模型、特点等方面,引出了应用虚拟MIMO技术的必要性。(3)首先对虚拟MIMO的信道容量进行了分析。接着对虚拟MIMO配对算法领域的几种经典算法进行了研究,包括算法的原理、配对流程、优缺点等方面,并且通过仿真对几种算法在系统吞吐量和用户公平性方面的优劣进行了对比分析。(4)对配对算法领域内的一种SUP配对算法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算法在用户公平性方面存在的不足。针对原算法存在的缺陷,文中提出了两种相应的改进方案。第一种是基于SNR门限的SUP半正交配对传输策略,在该方案中,对于低于设定的SNR门限的用户进行直接传输,而对于信道质量较好的用户采用原SUP算法进行配对传输。第二种方案则是对第一个配对用户的选择标准进行了改进,不再单纯的选择那些具有最大SINR的用户,而根据比例公平准则选择用户,有效地改善了原算法的公平性能。最后通过仿真,表明改进方案在公平性方面较原算法有了较大改善,同时系统吞吐量方面表现得也很接近,因此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算法方案选择。
其他文献
现如今气固两相流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如发电厂、钢铁厂、化学以及食品厂等,而流体颗粒的在线参数测量是衡量气固两相流质量流量的重要指标。近年来许多学
图像复原技术作为数字图像处理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生产生活、交通运输、航天科技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也逐渐成为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研究热点通过对当前运动模糊图像复原领域
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人体运动分析和理解技术在近年来有了很大的进步,并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而实现人体运动分析和理解的前提是能够捕获人体的动作。在传统的方法
自上世纪70年代蜂窝小区概念的提出,移动通信系统快速发展,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3G移动通信系统实现了高速数据传输和业务多媒体化。然而由于3G技术的局限性和人们日益增长的
坐姿是现代职业人群工作中最常见的姿势,在日常工作中保持健康坐姿对于老年人群预防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正确的坐姿成为提高健康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微机械电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做好应对水温变化工作,是保证广大水产养殖户获得利润的首要条件。做好这些工作的首要前提是提高预报预测的准确率,根本目的是增强防御的服务能力,而可靠的
根据项目要求开发一套手动扫描超声探伤系统,实现对金属薄板的实时超声无损检测。在逐点检测金属薄板的过程中,使用位移传感器记录手持超声探头的运动轨迹,结合对应检测点的超声波信号,生成检测区域的声学特性分布灰度图,从而对金属薄板在预定寿命期间的可靠性做出评估。本文结合实际项目需求和开发过程,在介绍检测系统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针对超声检测系统中定位装置和信息可视化处理展开了研究。首先,论文概括了国内外超声检
本文主要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节点定位技术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首先,论文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论述了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现状,概述了WSN的特点、传感器节点和定
新增道路是路网变更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目前车载导航等基于位置服务(LBS, Location Base Services)在电子地图数据更新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我国正处于道路建设